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山高景逾变,所览今非昨。
云覆嵩顶寒,河倾滩面□。
□中塔庙涌,日暮钟磬作。
延首望洛城,气象□□□。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远方城市的思念。首句"山高景逾变",展现出山势峻峭,随着高度的提升,景色也随之变化无穷。"所览今非昨"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眼前景象的全新感受。
"云覆嵩顶寒",通过云雾覆盖嵩山之巅,暗示了气候的清冷,也增加了神秘感。"河倾滩面□",可能是形容河水在山脚下的滩涂上奔流,此处的"□"可能代表流水声或动态效果,但原诗缺失部分难以确定。
"□中塔庙涌",描述了山中的寺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地平线升起,富有诗意。"日暮钟磬作",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悠扬回荡,增添了宁静与禅意。
最后一句"延首望洛城,气象□□□",诗人抬头远眺洛阳城,但字迹模糊,只能感受到其雄伟壮观的气象,此处的"□"同样表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远方城市的模糊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远方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山月照我形,水月澡我神。
对月泪已波,尚想亭之人。
高怀寓玄照,清晤逃时纷。
老我竟谁怜,岁月空峥嵘。
寒光注夜夜,琼树舒冥冥。
而子于是间,逸抱回天真。
我时走浩荡,乾坤渺虚营。
文字挂众陋,一纵不可循。
子起笑谓言,世念违红尘。
忘言亦忘默,第饮千杯醇。
藉我月下草,枕我亭边云。
游将蹑天去,寸步逶迤亲。
故人今何许,白日仍西倾。
悼往迹已迈,趋交意弥屯。
尚尔一径迷,烟草空亭亭。
何当三千秋,归鹤惊四邻。
为嫌涂抹,向万红丛里,澹然凝素。
非粉非酥能样别,只是凌波仙女。
隋沼浓妆,汉池冶态,争似沧浪浦。
净鸥洁鹭,有时飞到佳处。
梦绕太华峰巅,与天一笑,不觉跻攀苦。
十丈藕船游汗漫,何惜浮生孤注。
午鼓惊回,依然尘世,扑簌疏窗雨。
起来寂寞,倚阑一饷愁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