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二》
《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0)
翻译
白居易的诗歌情感深沉,与众不同,他把多余的才华赠予了老友章碣。
邓林的树木巨大,足以支撑大厦,谢家阶前的兰花香气宜人,如同厅堂中的佳境。
何须等待三年才能写出好文章,即使是百步穿杨般的技艺也能轻易展现。
咸淳皇帝开启文化盛世,必定会邀请你这样的才子加入,为朝廷增添清凉之气。
注释
白也:指白居易。
诗高:诗歌的高超。
别肠:独特的情感或才情。
弃馀:多余的才华。
老知章:老友章碣。
邓林木:古代神话中支撑天柱的神木。
支厦:支撑大厦。
谢砌兰:谢家阶前的兰花。
佳况:美好的情景。
肯堂:愿意进入厅堂。
三年犹刻楮:等待三年才能写出好文章。
刻楮:刻写在纸上,比喻创作。
百步亦穿杨:形容射箭技术高超,百步之内能射中目标。
穿杨:射中杨树上的叶子。
咸淳天子:咸淳年间的皇帝。
文治:文化治理,文学风气。
定起:必定兴起。
君赓:邀请你一同。
殿阁凉:宫廷的清凉之地,比喻朝廷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和高超的鉴赏能力。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风格的追求,主张诗歌应该具有自己的高远志趣,不应囿于常规,且要能传承和发扬前人的优秀诗学。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古代名士如邓林木、谢砌兰等人的景物之美的赞赏,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觉和深厚感情。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和创作的急切心情,以及希望能够迅速掌握技艺,像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最后两句提到了帝王开创文化教育和政治改革的伟大功业,以及对宫廷文学作品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盛世与文化繁荣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刘克庄的才华和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借甑

投老林间借甑炊,心闲自觉乐无时。

生台抛饭暗持咒,山路负薪高诵诗。

惜燕常年寻故主,笑人荒冢树穹碑。

白头寂寞安吾分,何用黄金铸子期。

(0)

颂古八首·其二

庞公倒地,灵照扶起。至今几百年,清风犹未已。

犹未已,东海鲤鱼千尺觜。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六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十七

秋风捲地,秋水连天。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七十

这里如大火聚,近之则燎却面门。

直饶佛祖到来,未免退身有分。

(0)

题潘湘云梅花小影卷子

寻常遭遇不常情,费尽人才作赋声。

我似武乡增一叹,却怜元直死彭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