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西风着敝裘,净居长日水云幽。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
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
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
淅淅西风着敝裘,净居长日水云幽。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
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
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净居寺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淅淅西风着敝裘”,开篇即以西风的轻拂和诗人穿着破旧外衣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萧瑟的氛围,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净居长日水云幽”一句,点明了目的地——净居寺的静谧与深邃,水云相映,更添了几分神秘与超脱之感。
“百年底事空啼鸟,几处寒林自送秋”两句,通过鸟鸣与秋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鸟儿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往事,而寒林则静静地迎接秋天的到来,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哲思的画面。
“白虎绕关山北拱,青龙夹道水东流”描绘了净居寺周边的壮丽景象,白虎与青龙的象征意义在此处显得尤为深刻,它们分别代表着力量与智慧,守护与引导,与山水的流动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
最后,“肩舆南下重回首,身在蓬山最上头”表达了诗人对净居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深刻印象和由衷赞叹。他乘坐轿子南行,回望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蓬山”之巅,这里不仅指地理上的高处,更象征着心灵的升华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净居寺及其所在环境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腊尾春头难作客,借书数帙共徘徊。
洛阳东风远寻我,水波参折冯陵来。
可怜难问洛阳事,念我邑墓有馀哀。
汉儿辫发益胡军,望望都门何日开。
勤王之师未肯发,怒飙激起无摧颓。
黄河高浪大岯山,金贼欲遁不得回。
吴樯楚柁日千里,大府有粟宁待催。
朝廷号令必偃物,我得归到孝王台。
残岁初霙慰所思,征衣坂路固无奇。
漫知谢女能联句,安得颜儿与接诗。
嵩岳梦中宜寂寂,雕山眼底尚迟迟。
明年花发应如许,坐看游蜂忆此时。
孤宿孤江嗟婉娩,穷冬残夜认璿玑。
乘槎邂逅关心切,舒锦绸缪到眼稀。
岂有梧桐留凤食,端愁霰雪犯狐衣。
秦楼老去应多可,好听吴侬缓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