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这首诗《咏红白莲》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白莲花共生于一塘的景象,展现了两种颜色莲花各自独特的美,以及宫女们争相梳洗打扮的情景。
“红白莲花共一塘”,开篇即以“红”与“白”两种鲜明对比的颜色,勾勒出莲花池中别具一格的景观。红莲热烈奔放,白莲纯净高雅,两者并存于同一水塘之中,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也寓意着不同性格或特质的人可以共处一室,相互映衬。
“两般颜色一般香”,进一步强调了红白莲花虽颜色迥异,但香气相同的特点。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相似性与统一性,也暗含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相通、表象各异的哲理思考。
“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池边的宫女。她们在莲花的映衬下,或浓妆艳抹,或淡雅素净,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美丽姿态。这种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隐喻了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美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白莲花及其周围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与差异、统一与个性之间的微妙关系,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五月黄梅时,阴气蔽远迩。
浓云连晦朔,菰菜生邻里。
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
几悲衽席湿,长叹垣墙毁。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涣汗发大号,坤元更资始。
散衣出中园,小径尚滑履。
池光摇万象,倏忽灭复起。
嘉树如我心,欣欣岂云已。
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
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
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
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
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
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