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诸人集于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其三》
《九日诸人集于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戏马台前草自妍,英雄何在竟茫然。

江河犹带重阳恨,父老空将旧事传。

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

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

(0)
注释
戏马台:古代名胜,曹操曾在此地骑马游猎。
茫然:困惑、不知所措。
重阳恨:重阳节的思念或哀愁,古人有登高赏菊习俗。
父老:老年人。
去雁来鸿:秋天的大雁南飞北归。
芊眠:静卧,形容树木在流水声中安静入睡。
休休:罢了,表示世态炎凉。
霜英:秋霜中的精华,可能指菊花。
翻译
戏马台前的草木自然繁盛,那些英雄豪杰如今在哪里,让人感到迷茫。
江河似乎还承载着重阳节的哀愁,父老乡亲只能空谈过去的往事。
大雁南飞,鸿雁北归,波涛汹涌的江水映照着夕阳,树木在流水声中静静沉睡。
世间的浮华不再,人情淡薄,我只愿细细品味秋霜中的精华,以此度过晚年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作的《九日诸人集于资福阁次高季应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戏马台为背景,感叹历史的沧桑和个人英雄的无处寻觅。"戏马台前草自妍"描绘了秋草茂盛的场景,暗寓历史的无情流转。"英雄何在竟茫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江河犹带重阳恨"借重阳节的哀愁,寄托对故去英雄的思念,"父老空将旧事传"则揭示出岁月流转,往事只能由老一辈口耳相传。接下来的"去雁来鸿波浩荡,夕阳流水树芊眠"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寥与怀旧的氛围。

最后两句"休休世味从来恶,细嚼霜英慰暮年",诗人感叹世态炎凉,唯有咀嚼秋霜的清冷,聊以慰藉自己垂暮之年的孤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商于感旧寄卢中丞

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

何事商于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

(0)

题李阳冰玉箸篆词

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

后千年有人,谁来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

呜呼主人,为吾宝之。

(0)

登李羽士东楼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0)

哭王元裕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0)

冬日题无可上人院

入户道心生,茶间踏叶行。

泻风瓶水涩,承露鹤巢轻。

阁北长河气,窗东一桧声。

诗言与禅味,语默此皆清。

(0)

过新丰道中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