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意境和内心感受。开篇“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直接设定了诗人旅行的方向和路径,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体验。紧接着,“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通过对雨水和道路上的车马以及秋草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湿润而萧瑟的秋天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艰辛。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则是通过对阴霾天气的形容,表达了时间感知上的迷茫和日常生活节奏的丧失。这种感觉在旅行中尤为常见,因为环境的改变往往会打乱个人的生物钟。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通过对雷雨声响以及河流、山谷广阔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激荡。这种景象既能引起人的敬畏之情,也可能唤醒诗人对于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一句,则是对外界声音的记录,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然而,“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则显露出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对于无法达到的外在标准或期望感到自责,并通过“归从汉阴老”的表述,传递出一种退隐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情景抒情诗。
吾友明知士,结庐汝水边。
名亭号休心,休心师昔贤。
将期一寸诚,悠久如青天。
我闻人最灵,至性初纯全。
吉凶以情变,善恶缘习迁。
湍水决其防,放荡无由还。
所以古圣师,三绝穷韦编。
曾子善守约,孟轲养浩然。
皆能保诚明,千载光华传。
夫君真其徒,坟史尤精研。
恬然安粹灵,外虑何由牵。
进退固有道,用舍岂必专。
丘疾不俟祷,颜乐无穷年。
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