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新丰道中》
《过新丰道中》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

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

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xīnfēngdàozhōng
táng / chǔguāng

西xiàchángbǎndōngxīnfēngdào
duōchēdàoshàngshēngqiūcǎo

tàiyīngāozhīwǎnzǎo
léiyǎomíngmíngchuānmànhàohào

zhàoshūzhíjiāzhòngyántáohǎo
kuìróngguīcónghànyīnlǎo

翻译
西行经过长乐坂,向东进入新丰道。
雨量大,行人车辆少,道路两旁已长满秋草。
太阳被乌云遮蔽,分辨不清早晚。
雷声大雨势汹涌,河流山谷广阔无边。
皇帝下令种植优良树木,众人皆赞桃李最美。
我深感自己没有这般风采,只能追随老汉阴居处。
注释
坂:山坡。
新丰道:古代道路名。
雨多:雨水很多。
秋草:秋季生长的野草。
太阴:指月亮。
皋陆:高地。
晚与早:早晚时间。
杳冥冥:昏暗不明。
漫浩浩:广阔无际。
诏书:皇帝的命令。
嘉木:优良的树木。
桃李:比喻有才德的人。
自愧:自感惭愧。
汉阴老:汉阴,指汉水之南,这里泛指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意境和内心感受。开篇“西下长乐坂,东入新丰道”直接设定了诗人旅行的方向和路径,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体验。紧接着,“雨多车马稀,道上生秋草”通过对雨水和道路上的车马以及秋草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湿润而萧瑟的秋天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艰辛。

“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则是通过对阴霾天气的形容,表达了时间感知上的迷茫和日常生活节奏的丧失。这种感觉在旅行中尤为常见,因为环境的改变往往会打乱个人的生物钟。

“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通过对雷雨声响以及河流、山谷广阔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激荡。这种景象既能引起人的敬畏之情,也可能唤醒诗人对于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诏书植嘉木,众言桃李好”一句,则是对外界声音的记录,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然而,“自愧无此容,归从汉阴老”则显露出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对于无法达到的外在标准或期望感到自责,并通过“归从汉阴老”的表述,传递出一种退隐与超脱世俗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情景抒情诗。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休心亭

吾友明知士,结庐汝水边。

名亭号休心,休心师昔贤。

将期一寸诚,悠久如青天。

我闻人最灵,至性初纯全。

吉凶以情变,善恶缘习迁。

湍水决其防,放荡无由还。

所以古圣师,三绝穷韦编。

曾子善守约,孟轲养浩然。

皆能保诚明,千载光华传。

夫君真其徒,坟史尤精研。

恬然安粹灵,外虑何由牵。

进退固有道,用舍岂必专。

丘疾不俟祷,颜乐无穷年。

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华宗晚贵派虽殊,别圃留诗叙旧娱。

导水决谋摧宦者,尊君抗礼屈单于。

日疏宾閤容谈麈,秋过家山好鲙鲈。

宸眷许来应暮召,不须久计恋东吴。

(0)

句·其一

莫怪野人经宿住,白蘋露落蟹螯肥。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夕郎清贯籍殊材,曾宠南州刺史回。

通职更联群玉府,分符仍得小蓬莱。

民间威爱龚黄政,笔下文章李杜才。

天子鼎新天下法,和羹方是用盐梅。

(0)

往凤凰院观稼

使旌巡稼欲观农,赏景留宾大衮东。

溪锁豹眠闲雾露,台雕凤集旧梧桐。

(0)

国清寺

智者高踪接沃洲,石渠仙职我同游。

已无月桂笼禅室,犹有祥云锁寺楼。

叠砌崚嶒封碧藓,五峰苍翠覆寒流。

却缘王命相拘束,不得跻攀最上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