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春晚二首·其二》
《长安春晚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

(0)
注释
四方:指全国各个方向。
无事:没有战乱或灾害。
太平年: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鲜明: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禁火前:指春节或元宵节等节日之前的宵禁解除,人们可以燃放烟火。
九重:古代皇宫有九重门,泛指帝王居所。
细雨:小雨。
惹春色:引发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轻染:轻轻涂抹,这里形容春雨温柔地给景物增添色彩。
龙池:皇家园林中的池塘,有时特指北京故宫的太液池。
杨柳烟:杨柳树在春雨中形成的如烟雾般的朦胧景象。
翻译
天下安定的和平年代
万物在节日前显得格外明亮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长安春夜景色的诗,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诗人温庭筠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将长安城中的春意和晚间禁火前的宁静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这两句展现了一个祥和的社会场景,四面没有战乱,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生都呈现出一片繁荣与安宁。万象鲜明则描绘了一种物华土宝、光彩夺目的景象,而禁火前则暗示了夜幕即将降临前的那份短暂而珍贵的宁静。

"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龙池杨柳烟"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细雨如丝,润物无声,不仅没有破坏春天的温柔气氛,反而让春色的韵味更加丰富多彩。而“龙池杨柳”一词,更是长安城中常见的风光,轻轻被细雨所染,让人联想到那些古典诗文中常描述的美丽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既有宏大景象,又不失柔和细腻之美的春夜长安。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晚春时节,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南柯子十三首·其八

丽影收青镜,香云绾碧螺。盈盈一笑整裙拖。

今日薄绵初脱、换单罗。扑蝶怀轻扇,听莺步浅莎。

柳阴垂处懒重过。怕见画桥流水、落红多。

(0)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二十七

玉藕丝长未上梭。文鸳欲织又蹉跎。

最无聊处看横波。

人到淡黄方艳极,天交新绿得春多。

薄衾凉簟奈愁何。

(0)

丙寅九月二十日同蒋颖叔从长干雨中登高座寺诗

弭节萧帝寺,驱车成子冈。

莽卉翳涂泥,霖雨沾衣裳。

跻攀踰百寻,险滑步寸量。

生公不可见,雨花空此堂。

当时听说法,神鬼久已藏。

烟云渺无穷,凄风来我旁。

山川万邑屋,所见未毫芒。

驾言吾将归,重劳徒御将。

迟明羲与和,宇宙观暄旸。

安行凌太虚,旷朗观八荒。

(0)

减字木兰花

江南春早。春到南枝花更好。不比寻常。

深著胭脂学弄妆。寿阳开宴。拂拂红霞生酒面。

从此溪桥。步障翻腾著绛绡。

(0)

题石星巢先生诗札

早年讲学似河汾,晚岁眈元异子云。

莫怪临风齿牙落,乾淳一老已邱坟。

(0)

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

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

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

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

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