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
《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古风

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

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

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

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名为《寄题朱九江先生祠堂》。诗中借用了陶渊明“归去来”的典故,表达了对朱九江先生的敬仰之情。首句“陶潜归去来,凝凝清静退”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子,暗示了朱九江先生同样具有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品质。接下来的“一世风流照映人,不须更惋文章碎”两句,赞美了朱九江先生的文章才华和人格魅力,认为他的作品如同其人一样,能够照亮他人的心灵,无需遗憾或惋惜。

“大道多歧语不欺,河汾讲席至今疑”则进一步赞扬了朱九江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指出他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如同大道一般,虽然道路众多,但不会欺骗求知者。同时,也暗含了对朱九江先生学术地位的尊重与推崇,即使时间流逝,人们仍然对其学说充满疑问与探索。

最后,“瓣香别有沉吟处,欲榜荒山孺子祠”表达了诗人对朱九江先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这里的“瓣香”象征着对先贤的崇敬与祭奠,而“欲榜荒山孺子祠”则是希望在荒山上建立一座祠堂,以供后人缅怀与学习。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朱九江先生的深刻敬仰与怀念。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其六

晨策登青霞,众峰郁绸缪。

举目嗟新亭,缅怀忆神州。

酣觞气磊磊,感物心悠悠。

伟哉此二翁,高风继前修。

(0)

梅阳寄委顺赵君

别来柳初茁,今见兰吐芳。

怀哉佩兰人,欲制芙蓉裳。

山空蕙帐冷,鹤怨秋夜长。

群峰暮耸峭,蚁梦犹一场。

乘传愧已添,刻意思所偿。

蚩蚩瘴土氓,见此泪欲滂。

针石一时投,若为起羸尪。

常恐二竖黠,神被膏与肓。

欲尽弃其旧,安得师之良。

夜梦每插羽,飞到琴册旁。

非贪舐鼎事,欲窥枕中方。

缄縢倘寄翼,宽此百回肠。

(0)

西岩

石路层层碧藓花,矮窗低户足烟霞。

愁闻独鹤悲寒角,静阅群蜂凑晚衙。

野菜旋挑奚待糁,石泉新汲自煎茶。

炉熏销尽抛书卷,閒倚阑干看日斜。

(0)

心泉

来寻万古意,聊结此生缘。

久视都无物,中间只见天。

灵根何处觅,露液晓初鲜。

白发今如此,扪松忆少年。

(0)

陈文懿公挽词·其二

文最宜为诰,尤能简上心。

周旋銮掖久,惆怅玉堂深。

去国身仍远,还朝病已侵。

三山风引去,云海竟沉沉。

(0)

石南康挽词·其三

伊昔为君御,儒流赖主盟。

执经容后进,倾盖若平生。

坐见埋黄壤,空劳望赤城。

友朋相与泣,反袂不胜情。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