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染顽空病。未识修真命。
徒昧阴阳变化机,密翳真心镜。念断为见性。
正是沉空净。不炼成丹妙体全,久久难归圣。
深染顽空病。未识修真命。
徒昧阴阳变化机,密翳真心镜。念断为见性。
正是沉空净。不炼成丹妙体全,久久难归圣。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黄鹤洞中仙·顽空》是一首修炼道教的禅悟诗。诗人以"深染顽空病"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陷入空寂、对生命真谛懵懂的状态,暗示了对世俗观念的深深依赖。"未识修真命"进一步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无知和探寻。
"徒昧阴阳变化机,密翳真心镜"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法则和内心本性的模糊认知,如同镜子被尘埃遮蔽,难以洞察真实自我。"念断为见性"则强调通过断除杂念,达到心灵净化,试图窥见生命的本质。
"正是沉空净",诗人认为这种深入空灵的状态是通往清净境界的关键,但同时也暗示了这可能是一种表面的宁静,而非真正的内在转化。最后两句"不炼成丹妙体全,久久难归圣",表达了修炼过程中的困难和漫长,只有通过修炼才能获得完整的内在力量,回归至圣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追求道教修行道路上的心路历程,既有对道法的探索,也有对个人心境的深度剖析。
漫郎江南酒隐处,古木参天应手栽。
石坳为尊酌花鸟,自许作鼎调盐梅。
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黄州副使坐閒散,谏疏无路通银台。
鹦鹉洲前弄明月,江妃起舞袜生埃。
次山醉魂招彷佛,步入寒溪金碧堆。
洗湔尘痕饮嘉客,笑倚武昌江作罍。
谁知文章照今古,野老争席渔争隈。
邓公勒铭留刻画,刳剔银钩洗绿苔。
琢磨十年烟雨晦,摸索一读心眼开。
谪去长沙忧鵩入,归来杞国痛天摧。
玉堂却对邓公直,北门唤仗听风雷。
山川悠远莫浪许,富贵峥嵘今鼎来。
万壑松声如在耳,意不及此文生哀。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驾,各携一稚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