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柳初茁,今见兰吐芳。
怀哉佩兰人,欲制芙蓉裳。
山空蕙帐冷,鹤怨秋夜长。
群峰暮耸峭,蚁梦犹一场。
乘传愧已添,刻意思所偿。
蚩蚩瘴土氓,见此泪欲滂。
针石一时投,若为起羸尪。
常恐二竖黠,神被膏与肓。
欲尽弃其旧,安得师之良。
夜梦每插羽,飞到琴册旁。
非贪舐鼎事,欲窥枕中方。
缄縢倘寄翼,宽此百回肠。
别来柳初茁,今见兰吐芳。
怀哉佩兰人,欲制芙蓉裳。
山空蕙帐冷,鹤怨秋夜长。
群峰暮耸峭,蚁梦犹一场。
乘传愧已添,刻意思所偿。
蚩蚩瘴土氓,见此泪欲滂。
针石一时投,若为起羸尪。
常恐二竖黠,神被膏与肓。
欲尽弃其旧,安得师之良。
夜梦每插羽,飞到琴册旁。
非贪舐鼎事,欲窥枕中方。
缄縢倘寄翼,宽此百回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梅阳寄委顺赵君》,通过对季节变化和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首句“别来柳初茁,今见兰吐芳”以柳树的生长和兰花的绽放象征时光流转,暗示了与赵君分别已久。接下来的诗句“怀哉佩兰人,欲制芙蓉裳”表达了对赵君的怀念,以及希望他能如兰般高洁,制作出华美的芙蓉裳。
诗人接着通过“山空蕙帐冷,鹤怨秋夜长”渲染了寂静而凄凉的环境,流露出对赵君孤寂生活的担忧。他对赵君的身体状况表示关心,“针石一时投,若为起羸尪”,希望能寄去药物帮助他恢复健康,但又担心疾病顽固,“常恐二竖黠,神被膏与肓”。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良医的指导,“欲尽弃其旧,安得师之良”,表达了对赵君病情好转的期待。最后两句“夜梦每插羽,飞到琴册旁”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梦境传递关怀,关注赵君的精神世界。“非贪舐鼎事,欲窥枕中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纯粹,不是为了权势,而是出于真诚的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健康的深深挂念。
袅春灯、赤瑛盘内,丝丝缕缕难理。
平生说饼题糕兴,惯与群儿争嗜。铜驼市。
曾趁遍、卖饧小担箫声底。何曾见此。
总输与筵前,轻松纤软,弱雪不胜齿。
摩挲罢,髣髴梦华小记。依稀南内遗制。
当初赭帕低笼处,分赐龙孙凤子。今何似。
似宋嫂鱼羹、又似杨妃荔。天家往事。
也不信宫娥,晓寒呵手,搓得恁般细。
榴子红如绣。正绮席、吴盐下豉,金盘雪藕。
七载南徐挥羽扇,肘后黄金似斗。
北固外、晴江夜走。
留取臂间长命缕,算节过、五日刚踰九。
重为我,先生寿。迁官况在悬弧后。
看他日、郡庭一望,匡庐湓口。
今古量才惟一石,公也文章不朽。
讵更叹、一麾出守。
还拟枞阳城下过,献新词、再进当筵酒。
公倘许,狂生否。
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
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
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墨应盾鼻能为。
乃夏楚终朝手自持。
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
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
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