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
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
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墨应盾鼻能为。
乃夏楚终朝手自持。
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
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
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
以磊落才,而注虫鱼,犹然讥之。
况须如猬磔,缩居幕下,兴同骥渴,屈作经师。
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求我童蒙稏角儿。
真奇事,似贩茶商妇,出塞文姬。墨应盾鼻能为。
乃夏楚终朝手自持。
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
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
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
这首词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主人公在幕府中作为经师的尴尬处境。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主人公比作“贩茶商妇”和“文姬”,形象地表达了对主人公身份与才能不匹配的讽刺。词中提到的“车厩三间,兔园半册”,暗示了主人公虽然拥有一定的学识,但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挥空间。
接下来的几句“求我童蒙稏角儿”,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在幕府中的地位低下,只能教授孩童,无法施展其真正的才华。词人通过“真奇事”这一感叹,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惊讶和无奈。
“墨应盾鼻能为。乃夏楚终朝手自持。”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教学过程中的勤奋与专注,即使面对困难和压力,也始终坚守岗位,亲自指导学生。然而,这样的努力并未得到相应的认可或回报。
“更灌婴城下,三年烽火,彭郎山后,一片旌旗。”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灌婴和彭郎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教学的坚韧精神。尽管环境恶劣,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执着。
最后,“月黑灯青,樽空梦破,想见书堂兀坐时。”描绘了主人公夜晚独自在书房中工作的场景,表现了他的孤独与辛劳。而“归来鬓,惹小蛮忙问,雪到如斯。”则通过小蛮的关切询问,间接表达了对主人公归家后疲惫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主人公在幕府中作为经师经历的描绘,既展现了其在逆境中的坚持与努力,也流露出对其处境的深切同情和讽刺。词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不公平待遇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