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摸鱼儿.咏窝丝糖》
《摸鱼儿.咏窝丝糖》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袅春灯、赤瑛盘内,丝丝缕缕难理。

平生说饼题糕兴,惯与群儿争嗜。铜驼市。

曾趁遍、卖饧小担箫声底。何曾见此。

总输与筵前,轻松纤软,弱雪不胜齿。

摩挲罢,髣髴梦华小记。依稀南内遗制。

当初赭帕低笼处,分赐龙孙凤子。今何似。

似宋嫂鱼羹、又似杨妃荔。天家往事。

也不信宫娥,晓寒呵手,搓得恁般细。

(0)
鉴赏

这首《摸鱼儿·咏窝丝糖》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窝丝糖的制作工艺和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与历史典故。

词中首先描述了窝丝糖的制作过程:“袅春灯、赤瑛盘内,丝丝缕缕难理。”春夜灯火下,赤色如玉的盘中,丝丝缕缕的糖线交织,难以整理。接着,“平生说饼题糕兴,惯与群儿争嗜。”表达了对传统糕点的喜爱,以及与孩童们分享美食的乐趣。

“铜驼市。曾趁遍、卖饧小担箫声底。”回忆起往昔市集上,吹着箫声的小贩售卖糖食的场景。接下来,“何曾见此。总输与筵前,轻松纤软,弱雪不胜齿。”感叹如今难以见到如此精致的糖品,只能在宴席上品尝到轻盈柔软、如雪花般脆弱的口感。

“摩挲罢,髣髴梦华小记。依稀南内遗制。”通过抚摸,仿佛回到了梦中的繁华景象,南内(皇宫)遗留下的制作技艺。紧接着,“当初赭帕低笼处,分赐龙孙凤子。”回忆起过去,赭色的布帘下,皇家将糖品分赐给龙孙凤子享用的情景。

最后,“今何似。似宋嫂鱼羹、又似杨妃荔。”对比现今,无论是宋嫂鱼羹的美味还是杨贵妃荔枝的鲜甜,都无法与窝丝糖的精细工艺相媲美。“天家往事。也不信宫娥,晓寒呵手,搓得恁般细。”表达了对宫廷往事的怀念,宫女们在寒冷的清晨,精心搓制糖线的场景,展现了窝丝糖制作的精湛技艺和背后的故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不仅展现了窝丝糖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射阳夜泊

扁舟荡漾逐飞凫,湖上春涛薄孟诸。

不识骊龙何处睡,飞来片月似明珠。

(0)

囊山迟郭士龙不至

寻僧野寺不知还,秋色藤萝正可扳。

不见游仙来郭璞,缁衣何处负青山。

(0)

游仙曲

曾伴仙人萼绿华,随风飞入上清家。

别来欲寄金光草,海上青鸾隔綵霞。

(0)

赠胡安成

金薤纵横见国工,谁云篆刻总雕虫。

但看一片昆吾铁,切得刀圭吐白虹。

(0)

送屠长卿还四明·其四

?蹀初登郭隗台,无人不道是龙媒。

悲鸣敢谓恩中断,九折羊肠祗自哀。

(0)

仙溪夜泊怀郑山人

孤舟微月倚前滩,谡谡松风入枕寒。

何处怀人耕谷口,一溪流水夜漫漫。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