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春波满稻畦,海棠零落子规啼。
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
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
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
处处春波满稻畦,海棠零落子规啼。
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
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
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处处春波满稻畦"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丰收景象。这里的“春波”指的是春水的波光,与“满稻畦”相呼应,勾勒出了一幅金黄色的谷穗在春风中摇曳的美丽图景。
接下来的"海棠零落子规啼"则描绘了春天花开花落的情境。海棠(也称为棣棱)是春日常见的花卉,它们零落的花瓣和鸟儿啼鸣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免有淡淡忧伤的氛围。
"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一麾"指的是官员手中执掌的麾杖,也象征着权力和职务;而“方留滞”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留下不走的愿望。"十里长亭又解携"中的“长亭”是古代行旅休息的地方,“解携”意指挽留,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那份不舍得分离的心情。
"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这两句,则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深夜思绪和早晨的清新。"后夜滩声"可能指的是远处溪流的声音,而“妨客梦”则暗示了这种声音甚至影响到了行人(或朋友)的梦境。“初晴云物入诗题”则是说在初见阳光的晴朗天气中,周遭的景象都似乎能成为诗歌创作的灵感。
最后两句"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留恋和期待。诗人在送别后,回到家中,会询问关于田园生活的情况,而“桃李犹应有旧蹊”则是说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如同桃花、李花一样,即使时间流逝,也仍然保留着往日的痕迹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此心忠义出天资,奴隶儿童莫强为。
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饰虎狼皮。
事当桀犬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
拔剑问天天不语,料天还愧负男儿。
溪堂辟小轩,此景绝可爱。
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
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
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
中有谪仙人,来寻莘野耒。
畎亩虽不忘,知进不如退。
乾坤入醉眼,风月出吟喙。
我非人境游,亭在人境内。
心平水不波,见远山无碍。
时携琰石游,间以刘白辈。
仆忝老诸生,来扣佛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