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
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
得疾因卑湿,为文足感伤。
才蒙宣室召,奄忽叹云亡。
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
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
得疾因卑湿,为文足感伤。
才蒙宣室召,奄忽叹云亡。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去世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的挽歌。诗中通过对逝者生前经历和品格的回忆,展现了作者与逝者的深厚情谊及对其突然离世的不忍卒读。
"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两句,揭示了逝者在世时曾遭受过官场上的非议,但他却始终保持着清白的品行,如同清澈的淮水一般,这也映射出了作者对逝者的高度评价和怀念。
"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表明逝者一生不曾轻易附庸于佛门,却在晚年仍旧保持着一种少年般的精神状态。这里的“佞”指的是依附,而“尚为郎”则是对逝者晚年依然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一种描绘。
"得疾因卑湿,感伤足下疮"一句,透露了逝者的去世与病痛有关,这里的“卑湿”可能指的是逝者生前所处的环境或生活习惯,而“感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早逝的深切哀悼。
"才蒙宣室召,奄忽叹云亡"两句,则是在描述逝者的突然去世。这里的“宣室召”指的是逝者被朝廷所重用,而“奄忽叹云亡”则是对逝者离世的感慨,仿佛在一瞬间,生命就消散如云烟。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怀念和哀悼,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以及对于逝者英年早逝的不舍与悲痛。
徂冬肃玄阴,凉飙集虚牖。
璚霙遘时晴,朝旭射檐溜。
欣言对群英,况我平生友。
结交廿年更,复此同樽酒。
羽觞激清丝,兰羞粲朱豆。
岂无高宴会,重此文史旧。
兹焉申故好,岁晏期勿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