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卢龙观》
《卢龙观》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卢龙高观压江城,登望遥关绝塞情。

愁外钟山双眼碧,胸中扬子一帆轻。

秋云在野看逾静,晚日当轩落更明。

安得仙人携绿绮,石坛来写万松声。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卢龙观》。诗中描绘了卢龙高观俯瞰江城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登高远眺时所感受到的辽阔情怀。诗人在观景之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光影的变化,同时表达了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卢龙高观压江城,登望遥关绝塞情”开篇即展现出卢龙高观的雄伟气势,它仿佛压倒了江城,让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关隘和边塞,心中涌起的是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和对遥远边疆的遐想。

颔联“愁外钟山双眼碧,胸中扬子一帆轻”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钟山之碧,如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而扬子江上的一叶扁舟,则象征着轻盈与自由,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颈联“秋云在野看逾静,晚日当轩落更明”通过秋云和晚日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静美与和谐。秋云在广阔的田野上显得更加宁静,而夕阳西下时分,光线穿过轩窗,更加明亮,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安得仙人携绿绮,石坛来写万松声”则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他想象着能够得到仙人的帮助,携带着古琴(绿绮),在石坛上弹奏,让万松的声音回响,表达出对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春日偶成次韵·其二

南高峰下前朝寺,寺有高僧两耳长。

当记清秋凉冷后,桂花深处坐焚香。

(0)

丁未纪事·其四

登台入省总权纲,坐拥全军势力强。

槜李未闻丞相死,会稽先报大夫亡。

提孩感动犹垂泪,行路兴怜亦断肠。

借问谁能为此计,斯人今己葬江乡。

(0)

寄湖南经历富珠哩子升

洞庭湖南木叶黄,桓桓宪府肃秋霜。

弭节还临楚王泽,观风定到屈原乡。

澧兰沅芷思公子,郢曲巴歌唱女郎。

好把音书寄千里,冥鸿今己过衡阳。

(0)

怀归·其二十二

岂敢嗟时事,风尘已办装。

行藏馀马骨,岁月悸羊肠。

云满凫鹥国,沙高薜荔墙。

升沉天莫问,倚杖听沧浪。

(0)

游尊胜寺简略师

四境人烟迥,禅宫一径遥。

架桥通窈窕,飞閤历岧峣。

日暮黄云合,秋高碧树凋。

远公真静者,尘外数相招。

(0)

分题得受恩赏送临江侯平寇还京

侯家本名将,结发亲戎行。

解弓调白羽,锦绶悬银黄。

长驱平楚塞,归来朝未央。

天子御丹扆,侍臣行玉觞。

饮至策勋劳,宠命生辉光。

皇图亿万年,锡爵垂无疆。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