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南木叶黄,桓桓宪府肃秋霜。
弭节还临楚王泽,观风定到屈原乡。
澧兰沅芷思公子,郢曲巴歌唱女郎。
好把音书寄千里,冥鸿今己过衡阳。
洞庭湖南木叶黄,桓桓宪府肃秋霜。
弭节还临楚王泽,观风定到屈原乡。
澧兰沅芷思公子,郢曲巴歌唱女郎。
好把音书寄千里,冥鸿今己过衡阳。
这首明代袁华的《寄湖南经历富珠哩子升》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秋景,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洞庭湖南木叶黄”以落叶渲染出秋意浓厚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友人所在地的风貌。次句“桓桓宪府肃秋霜”则赞美了湖南经历(官职)的威严气象,与秋日的肃杀相应。
“弭节还临楚王泽,观风定到屈原乡”两句,通过“楚王泽”和“屈原乡”,表达了对友人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的期望,同时也寓含对屈原文化的敬仰。接下来,“澧兰沅芷思公子,郢曲巴歌唱女郎”运用典故,借澧水、沅水边的香草和楚地的歌谣,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想象。
最后,“好把音书寄千里,冥鸿今已过衡阳”以鸿雁传书的意象,寓意友情绵长,希望友人能收到远方的问候,同时传达出对友人行程顺利、早日到达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
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
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
方面倚贤候。
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
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
更萧索、风吹渭水。
长安飞舞千门里。
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业,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闺经岁。
又观珠露,碎点苍苔,败梧飘砌。
谩赢得、相思泪眼,东君早作归来计。
便莫惜丹青手,重与芳菲,万红千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