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清 / 张问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

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

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

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

(0)
鉴赏

这首诗《蝉》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蝉这一自然界的生物,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联“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描绘了夏日午后,槐树茂盛,绿叶遮天蔽日,一片清凉景象。蝉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经四季更迭,承受着炎凉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里以蝉的生存环境隐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颔联“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蝉的鸣叫虽然凄苦,却能吸引秋天的文人雅士共鸣,这反映了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而“心清难语夏虫知”则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局限性,即使蝉的心境清高,也无法被夏虫所理解,暗含了人世间的复杂与隔阂。

颈联“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蝉虽依附于碧树,但其命运却无常,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同时,“金貂”作为古代官服上的装饰,象征权力与地位,此处可能暗指蝉虽渴望得到某种认可或地位,但最终却发现这并非其所求,表现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尾联“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诗人以蝉自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蝉在异乡度过漫长岁月后,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感受到的是冷风露水,落叶满地,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张问陶

张问陶
朝代:清   字:仲冶   生辰:1764—1814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船,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
猜你喜欢

喜雨·其一

入夕浓云合,翘瞻立玉墀。

谌疑势未定,欣畏状难为。

欹枕听疏密,高田度早迟。

无眠五更彻,有喜万民知。

(0)

时哉行

惜以分寸较圣贤,内典更云弹指间。

一刹那顷来今去,堂堂去者谁见还。

日中必?,操刀必割。白圭趋赴,鄙哉货殖。

齐人有言,曰虽有镃基湛静,安舒者戒于后迟。

行夏乃仲尼之训,吾惟后天而奉之。

(0)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

降桑传月令,如箦咏风诗。

何事辞双侣,翩然借一枝。

剧观得神际,遥想掞毫时。

磔裂陈纑地,恒新墨妙垂。

(0)

今年秋信长,九月桂花黄。

砌下芳融日,塞中寒傲霜。

小山重咏句,圆魄早亏匡。

拟付含毫者,还称天外香。

(0)

秋日香山

岩扉林坞小徘徊,几缕云閒碧宇开。

清兴不期因地迥,好山端合入秋来。

汲泉矶畔鱼知乐,试墨松边鹤喜陪。

最爱虚窗延野绿,西成近矣望悠哉。

(0)

躬诣黑龙潭祈雨

五日麦期迫,十日禾期临。

连塍虽遍绿,益用愁予心。

乃知春泽佳,犹资夏泽深。

不雨已弥月,勃长羁秧针。

迩日云屡作,每为风威侵。

细点何嗟及,问夜忧披衾。

凌晨诣灵潭,聊当祷桑林。

孜孜藉夙佑,惕惕申今忱。

回辔瞻杲杲,首疾以呻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