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风化遗,乡贤典刑旧。
年代较后先,人品类贤否。
公议岂有情,祀典固非苟。
道义思无疆,功言期不朽。
州牧风化遗,乡贤典刑旧。
年代较后先,人品类贤否。
公议岂有情,祀典固非苟。
道义思无疆,功言期不朽。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初诗人熊鉌所作的《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州牧和乡贤的描绘,探讨了道德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以及对先贤的评价标准。"州牧风化遗"表达了州牧的德行对地方的影响,"乡贤典刑旧"则强调乡贤作为楷模的作用。诗人认为,时间虽有先后,但评判人物贤良与否的标准在于道德道义,而非个人地位或时代顺序,"公议岂有情,祀典固非苟"正体现了这一点。最后两句"道义思无疆,功言期不朽"表达了对高尚道义和永恒功绩的追求,希望先贤的精神能够长久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祠堂落成为契机,寓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道德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风气和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刻思考。
年少工文客,言离却解颜。
不嗟荆宝退,能喜綵衣还。
新月来前馆,高阳出故关。
相思东北望,燕赵隔青山。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
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
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
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
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