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一》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大无外,小无内。南来北来,东倒西擂。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山中九十日,云外几千年。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脱的意境。"大无外,小无内",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无边界性,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这种对宇宙本体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于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

"南来北来,东倒西擂",则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流转,无论人们如何移动或变化,宇宙的规律始终不变。这种流动与不变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理解。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进一步深化了对精神追求的理解。在佛教文化中,"佛"代表觉悟与智慧,"法"则是修行的路径。诗人强调的是超越形式化的追求,倡导一种内在的觉醒与自我实现,而非对外在教条的盲目依附。

"山中九十日,云外几千年",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有限与无限之间关系的思考。山中的九十日,是短暂的现实体验;而云外的几千年,则象征着更深远的时间维度和宇宙的广阔。这种对比,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宇宙永恒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本质,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位置与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送秦漕归淮南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

光辉自可誇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0)

登揽秀亭

亭在西山积翠中,烟岚气象一重重。

芟开檐际偏高竹,见得云间最后峰。

野色为谁长郁茂,物情于我似从容。

年来已有林泉兴,倚著阑干兴转浓。

(0)

多日牵俗阙西溪之游和友人来韵

西溪流水正涓涓,彷佛江村种稻田。

弱枊依风徒自困,晚花经雨更谁怜。

已知荣谢椿如槿,莫问飞潜鱼与鸢。

结得胜游须尽兴,醉乡岐路在傍边。

(0)

送杨秘丞赴戎南倅

万里南溪水,滔滔逼郡城。

四时多雨气,终日是江声。

蛮市烟中合,山畴火后耕。

孤村随溉断,绝嶂与云平。

甲冷三冬戍,烽高半夜惊。

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

爱日迎舟楫,春风卷旆旌。

兰陔新膳洁,花县旧阴成。

荔子琼瑶破,藤梢琥珀倾。

羁怀休念远,浅醉易忘情。

宦况如邮传,年华似送迎。

笑谈聊布政,閒暇亦论兵。

僻地非通辙,层霄有去程。

行闻海沂咏,流入竹枝清。

(0)

和喜雪

向夕层云结,黎明漫漫飞。

山川都变色,松竹倍生辉。

共喜飘方密,翻忧落渐稀。

阴功施黑律,寒侯应璿玑。

右席延文客,先涂奉玉妃。

二仪清景混,四野远光围。

爱日因藏照,狂飙间作威。

三冬兹有得,一谷敢言饥。

渴望于时久,华心在物微。

霈然蒙大润,化力少知归。

(0)

见云顶山

朝见云顶明,暮见云顶暗。

阴见云顶浓,晴见云顶淡。

云顶乃一物,百态异舒惨。

朝暮不相失,阴晴可先探。

于吾如有缘,静景供远瞰。

搜求入风骚,刻琢费铅椠。

一语小如意,读之惟自颔。

深惟出处途,两得亦谁敢。

云霄有达士,丰禄侈饮啖。

终身落世网,尘垢渍衡紞。

虽逢物境胜,何暇纵游览。

丘壑有幽人,俗绳不可缆。

茂林适情性,清泉涤肝胆。

野饭止一盂,往往乏藜糁。

予生安拙计,万事耻浮滥。

宦游若不乐,进退殊壈坎。

廪俸才数斛,忧责如舍担。

饱食坐看山,閒心复何憾。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