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既和煦,时雨亦沾濡。
原野绿已遍,土润含膏腴。
兵戈幸少戢,良农日垦锄。
戴胜鸣桑林,鶗鴂亦交呼。
嗟我理编简,四体忘勤劬。
羔裘愧逍遥,梁鹈耻安居。
素餐古所诮,偶耕良我徒。
春阳既和煦,时雨亦沾濡。
原野绿已遍,土润含膏腴。
兵戈幸少戢,良农日垦锄。
戴胜鸣桑林,鶗鴂亦交呼。
嗟我理编简,四体忘勤劬。
羔裘愧逍遥,梁鹈耻安居。
素餐古所诮,偶耕良我徒。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农事活动,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春阳既和煦,时雨亦沾濡”描绘了春日阳光温暖,雨水适时滋润大地的景象,预示着万物复苏。接着“原野绿已遍,土润含膏腴”进一步展现了春意盎然的田野,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兵戈幸少戢,良农日垦锄”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的向往,以及对辛勤耕作的赞美。接下来的“戴胜鸣桑林,鶗鴂亦交呼”通过鸟鸣声,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个人情感,“嗟我理编简,四体忘勤劬”表达了诗人沉浸于学问之中的状态,仿佛忘记了劳作的辛苦。接着“羔裘愧逍遥,梁鹈耻安居”以动物的处境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与自责。“素餐古所诮,偶耕良我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劳而获的羞愧,以及对于偶尔参与农事的自我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自省,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反思。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
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怕凤子、飞来难认。
纹箪醒。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
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池奁小、浸晚凉清影。
短簿祠空,生公石冷,十年今日重登。
山依旧,路分明。惊心又添台榭,难觅真娘墓草青。
愁倚夕阳,雁绳风堕,螺髻烟凝。郎官载酒如渑。
向剩菊、残枫剪夜灯。
吴舫稀时,偏留双屐,别有闲情。
醉后贪眠,窗明塔火,僧磬催诗枕畔清。
今宵佳处,阊亭人散,弦索无声。
纷纷黄叶摇空砌。灯影瘦、蛩声碎。
伊人何在溯苍葭,空见寒霜盈地。
痴情无那,愿随明月,长照人千里。
清樽未毕心先醉。酒满前、疑垂泪。
红萸黄菊竞秋芬,总入愁怀无味。
钟陵景色,望君来赋,三舍予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