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簿祠空,生公石冷,十年今日重登。
山依旧,路分明。惊心又添台榭,难觅真娘墓草青。
愁倚夕阳,雁绳风堕,螺髻烟凝。郎官载酒如渑。
向剩菊、残枫剪夜灯。
吴舫稀时,偏留双屐,别有闲情。
醉后贪眠,窗明塔火,僧磬催诗枕畔清。
今宵佳处,阊亭人散,弦索无声。
短簿祠空,生公石冷,十年今日重登。
山依旧,路分明。惊心又添台榭,难觅真娘墓草青。
愁倚夕阳,雁绳风堕,螺髻烟凝。郎官载酒如渑。
向剩菊、残枫剪夜灯。
吴舫稀时,偏留双屐,别有闲情。
醉后贪眠,窗明塔火,僧磬催诗枕畔清。
今宵佳处,阊亭人散,弦索无声。
这首清代李符的《云仙引·同赵恒夫农部宿虎邱萃胜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恒夫一同游历虎邱山萃胜阁的情景。开篇以祠堂空寂、生公石冷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十年后再访,山川依旧,道路清晰,但人事已非,增添了新的建筑,却难寻旧迹,令人感慨。
接着,诗人借夕阳、大雁和烟雾,表达了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真娘墓的怀念。他们乘舟赏景,虽吴地舟船稀疏,但他们独享宁静,有着别样的闲适心情。夜深人静,他们醉眠于阁中,塔火与僧人的磬声成为助眠的清音,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诗人以“今宵佳处”收束,描述了聚会结束后,众人散去,只剩下弦索无声的静谧,留下了夜晚的独特韵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游虎邱的雅趣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