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已萧疏,何况在西郊。
浮云不成山,浊雨平浅坳。
纷纷占生殖,盖头一把茅。
钓鱼寻竹枝,明火采松梢。
翻成水墨画,极意竟难描。
移时反官舍,游僧初解包。
潜思目所寓,肯把声名抛。
试问耳聋许,终胜掉头巢。
县市已萧疏,何况在西郊。
浮云不成山,浊雨平浅坳。
纷纷占生殖,盖头一把茅。
钓鱼寻竹枝,明火采松梢。
翻成水墨画,极意竟难描。
移时反官舍,游僧初解包。
潜思目所寓,肯把声名抛。
试问耳聋许,终胜掉头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郊外景色的独特感受与思考。首句“县市已萧疏,何况在西郊”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宁静之地,西郊的荒凉与萧条更加凸显出环境的清幽。接着,“浮云不成山,浊雨平浅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云淡风轻、雨细地平的画面,虽无壮丽之景,却别有一番韵味。
“纷纷占生殖,盖头一把茅”则转而描写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环境简陋,但生命依然顽强生长,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接下来的“钓鱼寻竹枝,明火采松梢”更是将画面具体化,仿佛读者能亲眼看到诗人悠闲自得地在竹林间垂钓,在松树下点燃篝火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翻成水墨画,极意竟难描”一句巧妙地将现实场景与艺术表现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完全捕捉到这种美感的遗憾。最后,“移时反官舍,游僧初解包。潜思目所寓,肯把声名抛”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他愿意放弃世俗的名利,沉浸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