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台殿拂云齐,俯阚悬崖枕碧溪。
卓锡便寻花果院,绿杨啼鸟万山低。
上方台殿拂云齐,俯阚悬崖枕碧溪。
卓锡便寻花果院,绿杨啼鸟万山低。
这首诗描绘了南华寺周边环境的壮丽与静谧之美。首句“上方台殿拂云齐”,以“拂云”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建筑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接着,“俯阚悬崖枕碧溪”一句,通过“俯阚”和“枕”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下方悬崖峭壁与碧水溪流相依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既险峻又清幽的意境。
“卓锡便寻花果院”,“卓锡”一词源自佛教,意为僧人立锡杖于地,象征着修行者的坚定意志和对佛法的虔诚。此句表达了诗人或僧人在完成某种仪式后,即刻前往花果院探寻禅机的心境,体现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最后,“绿杨啼鸟万山低”一句,以“绿杨”、“啼鸟”等意象,渲染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同时“万山低”三字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雄伟,与前文的“悬崖”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华寺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