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险不容极,禹功胡可忘。
向来小龙子,衮冕食千羊。
江险不容极,禹功胡可忘。
向来小龙子,衮冕食千羊。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题江贯道山水十绝(其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怀念,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首句“江险不容极”,表达了江河险峻、波涛汹涌,似乎无法到达尽头的壮丽景象。这里的“江”可能指的是长江或者黄河,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容极”则暗示了作者对这自然奇观的敬畏之心。
第二句“禹功胡可忘”,提到了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强调了这种自然力量与人类文明之间不可磨灭的联系。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王,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在这里,“胡可忘”指的是禹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第三句“向来小龙子”,则描绘了一种神话色彩,传说中的龙在这里化身为小龙子,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意象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迷信。
最后一句“衮冕食千羊”,形象地展示了一种盛大的祭祀场面。“衮冕”指的是古代官员或祭司穿戴的礼服,而“食千羊”则是祭祀时所用的牲畜数量之多,表现出对自然和祖先崇高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根源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股雄浑之气,显示出诗人胸襟开阔、气魄宏大的一面。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馀情。
枕漱镵针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
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
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岸涵空雾披縠。
界远都归粟粒藏,脉近宁劳杖头缩。
不愁风引轻舟却,更喜村通小径曲。
妙含道德五千馀,迥出洞天三十六。
青牛税驾从懒卧,宝猊回拱长蹲伏。
犹馀砥室灿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
岩前日月自朝夕,物外乾坤岂寒燠。
蛇灵必化第须时,豹隐唯邻聊协卜。
共知容与乐无限,谁想绪馀善非独。
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
深嗟晚到偿畴昔,争忍疏游逾信宿。
痴儿浪作谢鲲图,坐进因明天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