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头陀庵》
《头陀庵》全文
宋 / 姚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衣缁发可梳,云外卓庵居。

佛换新花供,幡拈古偈书。

删松容径竹,种茗间园蔬。

为应诸方供,山房尽日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隐居于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衣缁发可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僧人的形象,缁衣代表了佛教僧侣的身份,而“发可梳”则暗示了其生活的简单与清净。接下来,“云外卓庵居”一句,通过“云外”这一意象,展现了庵居的高远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佛换新花供,幡拈古偈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庵中僧人日常生活的禅修与修行活动。佛前供奉新花,不仅体现了对佛的恭敬之心,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更新;而“幡拈古偈书”,则展示了僧人通过诵读古老的佛经来加深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

“删松容径竹,种茗间园蔬”两句,描绘了庵居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删松容径竹,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种茗间园蔬,则展示了僧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为应诸方供,山房尽日虚”两句,点明了庵居不仅是僧人个人修行之所,也是为四方求法者提供供养的地方。山房的“尽日虚”,既是对庵居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僧人乐于助人、广结善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庵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超脱与和谐之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姚镛
朝代:宋   字:希声   号:雪篷   籍贯:剡溪(今浙江嵊县)   生辰:1191~?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诗词,有《雪篷集》一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锦绣亭

漂泊生涯寄一萍,胜游长记锦花亭。

山来已讶天能巧,春到方知地更灵。

虽许登临追曳尾,却应颜色未忘形。

何妨共保千年约,白帽回头笑管宁。

(0)

七言古风寄题薛公尉氏逍遥阁兼送伯成知县宣德解印当涂直书民言耳非所谓诗也

长身少髯复多骨,忆在儿时获相识。

满朝善类推老成,乡曲名流诵才德。

尔来契阔四十年,停鸾峙鹄欣相传。

我方却归不自得,但觉和气如春天。

往日朝门炙可热,今朝吏爨几无烟。

追呼辈伍殆千指,一旦束手蚕如眠。

父老相传语且泣,岌岌流离遽安集。

省事以来无此君,豫恐他时莫能及。

尺纸胡为来北阙,乐境危城俄见敚。

覆盆虽光亦暂尔,所惜时间未能雪。

稍传远近或叹喜,叹者吾民喜者吏。

吏至酌酒更相贺,毕竟卷舒须在我。

父老沾襟嗟薄福,此理冥冥定谁坐。

异时得君逾所闻,杳杳健鹘盘霜旻。

信矣此地不可久,空使遗爱传邦人。

邦人姑止听我语,逍遥阁去天尺五。

长身仙翁昔游戏,日日烟云泛樽俎。

仙翁久已朝紫皇,功行不泯钟诸郎。

扶疏密荫被所至,遂令此阁如甘棠。

我昔西畿数来往,日脚阑干犹可想。

尘埃满袂阻登临,白发心期负真赏。

六月炎炎汗如洗,江南雨多拍堤水。

旗开鼓响船欲发,超然爽意因君起。

骅骝一跌愈莫止,大鹏会展沧溟翅。

何妨阁下敞高门,更看阴功动闾里。

(0)

题永庆院一览亭

插迥飞檐耸,淩虚叠砌危。

四天栏下揖,万象掌中窥。

目力不到处,云容无尽时。

尘尘皆胜事,凭槛几人知。

(0)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五祖

无生无种菩提就,非佛非心混沌成。

欲说性空何处觅,可怜禅律谩相争。

(0)

哲宗皇帝挽辞·其一

忽追班入未央宫,急问宸游早御风。

流俗岂知尘念断,故嫔休叹爱缘空。

还元精爽留天下,复土声灵在虏中。

来自武夷归去否,幔亭闻说好如嵩。

(0)

冬后·其四

方酝新寒晦又明,岁华无几壮心惊。

吹斜雁字霜风劲,忽送行人一两声。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