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飞搆号巢云,云护幽栖趣不群。
际晚钩帘来缥缈,乘时排闼见氤氲。
江南有句应思我,陇上无言可赠君。
对景豁然成一啸,天光缭绕此中分。
阿谁飞搆号巢云,云护幽栖趣不群。
际晚钩帘来缥缈,乘时排闼见氤氲。
江南有句应思我,陇上无言可赠君。
对景豁然成一啸,天光缭绕此中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画面,诗人以“阿谁飞搆号巢云”开篇,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巢云亭所在之地的独特氛围。“云护幽栖趣不群”,云彩守护着这处隐居之所,其情趣非凡,与众不同。
接着,“际晚钩帘来缥缈,乘时排闼见氤氲”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轻纱般的云彩缓缓降临,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亭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乘时排闼见氤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润与清新。
“江南有句应思我,陇上无言可赠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巢云亭所处之地的地理位置,既非江南也非陇上,而是独处一方,远离尘嚣,自成一格。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对景豁然成一啸,天光缭绕此中分”两句,诗人面对如此美景,不禁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啸声,这啸声似乎与天光相呼应,将整个空间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这里的“天光缭绕此中分”,不仅描绘了光线在空间中的流动与交织,更寓意着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巢云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真挚情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咄咄眼底成怪事,阶前咫尺临无地。
倚杼曾闻清浊分,何缘却在洪荒世。
有无来去只顷刻,造物无乃同儿戏。
馈锱初开釜甑间,塼垆乍爇沈檀剂。
席卷鲛绡静四乘,千群组练腾奔骑。
因思昔日九仙避世栖山中,功成乘诏来飞龙。
担有丹砂留石室,光景变现人难穷。
兴来欲跨沧溟东,安知此即蓬莱宫。
开门一望远海势,漫漫溔溔迷长空。
九仙去不归,飞龙在何所。
却恐水石多冯凌,精魅年来潜洞府。
白衣苍狗逞不已,盗窃元气恣吞吐。
三十六峰失颜色,白日走逐谁何睹。
将讼风伯逢怒号,更畏声高触天鼓。
寒威惨惨入夜深,氤氲踵息澄尘心。
朝来却听樵夫道,昨日峰头生片阴。
《九仙台观云歌》【明·罗洪先】咄咄眼底成怪事,阶前咫尺临无地。倚杼曾闻清浊分,何缘却在洪荒世。有无来去只顷刻,造物无乃同儿戏。馈锱初开釜甑间,塼垆乍爇沈檀剂。席卷鲛绡静四乘,千群组练腾奔骑。因思昔日九仙避世栖山中,功成乘诏来飞龙。担有丹砂留石室,光景变现人难穷。兴来欲跨沧溟东,安知此即蓬莱宫。开门一望远海势,漫漫溔溔迷长空。九仙去不归,飞龙在何所。却恐水石多冯凌,精魅年来潜洞府。白衣苍狗逞不已,盗窃元气恣吞吐。三十六峰失颜色,白日走逐谁何睹。将讼风伯逢怒号,更畏声高触天鼓。寒威惨惨入夜深,氤氲踵息澄尘心。朝来却听樵夫道,昨日峰头生片阴。
https://shici.929r.com/shici/GubVz.html
山中面壁不知年,江上乘杯共渡禅。
学得吹笙并弄管,随时乞食了尘缘。
双吹行过吴门市,一闻清响惊人耳。
急节繁弦不敢弹,短箫长笛何能起。
单鸣散落雨花频,合奏菩提别放春。
只疑给苑为边塞,却道祗洹是洛滨。
生公石上千人坐,惯爱新声尽忘卧。
支籥希音岂易通,般遮瑞梵应难和。
由来绝伎世无伦,谁当识曲听其真。
不逢妙解陈思辈,几作寻常捧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