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
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
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
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
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
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
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
这首诗描绘了赤石谷的自然景观与氛围,充满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林罅阴崖雾杳冥,石根寒溜玉玎玲”以雾气弥漫的阴暗山谷开篇,通过“林罅”、“阴崖”、“雾杳冥”等词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自然环境。接着,“石根寒溜玉玎玲”描绘了岩石缝隙中流淌的清澈溪水,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动静结合,展现了赤石谷的清幽与灵动。
颔联“云来朔漠疑秋早,山近清凉觉地灵”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赤石谷置于更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中。云雾从遥远的北方沙漠飘来,似乎预示着秋天的来临,而靠近山谷时感受到的清凉,让人觉得这里蕴含着天地之间的灵气。
颈联“静爱鸟声存野调,闹嫌人迹带尘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音的喜爱与对世俗尘嚣的反感。在宁静的山谷中,鸟鸣声充满野趣,而人行之处往往伴随着尘土与喧嚣,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向往。
尾联“南台说有金银气,可是并汾处士星”则引入了关于赤石谷可能蕴藏珍贵矿产的传说,以及对古代隐士的追忆。南台是传说中的地方,据说有金银之气,而“并汾处士星”则是对古代隐居在并州(今山西)、汾州(今山西)一带的高士的赞美,暗示赤石谷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可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石谷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
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
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
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
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
忆昔联舟下江水,月明杯酒吴江中。
十五年来浑一梦,几回念我枉诗筒。
今我不乐岁又暮,思君空伫南飞鸿。
近闻解印谢尘鞅,头白颓然成老翁。
閒来只辨江心水,汲取烹茶陆羽同。
我似相如多渴病,每日视草明光宫。
安得就君分一勺,坐遣胸中臆虑空。
诗成对雨支颐坐,冷风飒飒鬓双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