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光荡游目,一雨山逾碧。
翛然戒晨征,乃尔骋双屐。
修林静宿氛,故术没行迹。
仆夫重远路,贱子有奇癖。
南循抵仙城,北放兰阪陌。
波岭行有需,朋曹意安极。
我生无漫游,允得就三益。
晴光荡游目,一雨山逾碧。
翛然戒晨征,乃尔骋双屐。
修林静宿氛,故术没行迹。
仆夫重远路,贱子有奇癖。
南循抵仙城,北放兰阪陌。
波岭行有需,朋曹意安极。
我生无漫游,允得就三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中出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晴光荡游目”以“荡”字生动地展现了阳光洒满大地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温暖而明亮的光线。接着,“一雨山逾碧”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雨水过后山色更加翠绿的美丽,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翛然戒晨征,乃尔骋双屐”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清晨出发,轻快地穿着双屐行走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态。接下来,“修林静宿氛,故术没行迹”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宁静氛围,树木茂密,空气清新,连过往的痕迹都已消失,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仆夫重远路,贱子有奇癖”则通过仆人与作者的不同心态,反映了旅途中的不同角色与情感体验。仆人可能对长途跋涉感到疲惫,而作者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兴趣和癖好,这或许是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心,或是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最后,“南循抵仙城,北放兰阪陌”描述了作者的行进方向和目的地,从南方的仙城到北方的兰阪陌,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波岭行有需,朋曹意安极”则表达了在旅途中遇到的自然景观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所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中央气和连混茫,金精共鍊秋花黄。
灵根绵络涧谷旁,真英聚入幽泉香。
山中百卉不敢芳,日华月魄涵银潢。
泠然入勺风露凉,乾坤甘滋流肺肠。
山人童颜寿且康,七十八十犹云殇。
番峰老叟医师良,何曾足迹游南阳。
情甘隐逸与世忘,澹然迹疏红紫场。
心渊澄莹波不扬,濯缨不必求沧浪。
旧家留得轩岐方,刀圭奇验清膏肓。
发开千古金匮藏,丹蟠龙鼎芙蓉光。
垂亡者存弱者强,惠泽及物何可量。
此菊生意盈药囊,此泉味比醍醐长。
所愿仁寿均八荒,隘彼郦潭居一乡。
飘飘霞佩云锦裳,携儿过我登溪堂。
是时东篱天雨霜,寒蕤照水金煇煌。
授我宝诀期荣昌,神舍内完绝外戕。
身轻傥可八翼翔,蓬莱弱水天风刚。
《菊泉》【明·陶安】中央气和连混茫,金精共鍊秋花黄。灵根绵络涧谷旁,真英聚入幽泉香。山中百卉不敢芳,日华月魄涵银潢。泠然入勺风露凉,乾坤甘滋流肺肠。山人童颜寿且康,七十八十犹云殇。番峰老叟医师良,何曾足迹游南阳。情甘隐逸与世忘,澹然迹疏红紫场。心渊澄莹波不扬,濯缨不必求沧浪。旧家留得轩岐方,刀圭奇验清膏肓。发开千古金匮藏,丹蟠龙鼎芙蓉光。垂亡者存弱者强,惠泽及物何可量。此菊生意盈药囊,此泉味比醍醐长。所愿仁寿均八荒,隘彼郦潭居一乡。飘飘霞佩云锦裳,携儿过我登溪堂。是时东篱天雨霜,寒蕤照水金煇煌。授我宝诀期荣昌,神舍内完绝外戕。身轻傥可八翼翔,蓬莱弱水天风刚。
https://shici.929r.com/shici/tB8b2vH.html
即事在自得,彊歌非正音。
所以春草句,声价重兼金。
若人千载下,遗响邈难寻。
凄凉一池塘,赖尔得至今。
我来当才秋,天净潢潦沈。
枯荷有馀馨,衰柳无残阴。
鼓鼙响未已,山水意徒深。
感时念兄弟,恻怆伤我心。
江蓠悲楚佩,丛桂空秋霜。
兹花时秀绝,得升君子堂。
艳色非我贵,皎洁有馀光。
仙人美良夜,鸣玉来琳琅。
纤云淡华月,色映青凤凰。
飘飘白霓佩,左右参翱翔。
众卉不敢傍,瑶台清且凉。
闻有千岁实,其味如琼浆。
愿持寿明主,天地同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