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冰朝日后,辟庙晓光清。
不改晶荧质,能彰语露情。
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
在捧摇寒色,当呈表素诚。
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窗楹。
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
荐冰朝日后,辟庙晓光清。
不改晶荧质,能彰语露情。
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
在捧摇寒色,当呈表素诚。
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窗楹。
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荐冰的画面,通过对冰和光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纯洁无暇的情感。诗人以"荐冰朝日后,辟庙晓光清"开篇,设定了一个在初冬清晨,阳光透过薄雾照耀下来的景象。接下来“不改晶荧质,能彰语露情”表明荐冰保持着其本真纯净的品质,而这种纯洁又能够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且无霜共洁,岂与水均明"一句则是说这份清洁并非因有霜花而显现,它和水一样都是自然界中最为清澈的存在。"在捧摇寒色,当呈表素诚"诗人通过荐冰表达自己的纯真之心,正如这清晨的景致一般,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凝姿陈俎豆,浮彩映窗楹"描绘了荐冰在阳光下闪耀的美丽画面,它们就像是摆放在桌上的精美器皿,透过窗户折射出斑驳陆离的色彩。最后两句"皎皎盘盂侧,棱棱严气生"则是形容荐冰和盛放它们的盘子相得益彰,每一部分都显得既整齐又有着生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荐冰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纯洁、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他们观察自然的细腻眼光。
天公下观戏鱼龙,分披惇物隳岱宗。
尘沙欲枯罔象眼,酒醴难浇磊块胸。
会稽之南曰闽海,东行万里因雄风。
二儿得邑古长乐,意拟分治三山中。
门张雀罗即我室,吊影不识求羊踪。
担簦挟卷者谁氏,捉笔言诗有此公。
纷纷道旁皆苦李,辛酸交攻无复理。
入林初闻薝卜香,知味自觉醍醐美。
今时杜陵见老人,他日汤休望吾子。
我观蓬壶才一水,桐柏罗浮相对起。
赤乌衔符得宝书,青鸟拂檐来报喜。
君能无事如懒残,吾儿傥不惭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