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滴溪桥水冱澄,更深斜月映寒星。
巉岩何代点头石,卧听高人夜读经。
翠滴溪桥水冱澄,更深斜月映寒星。
巉岩何代点头石,卧听高人夜读经。
这首宋朝蒋之奇所作的《苍玉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翠滴溪桥水冱澄”开篇,通过“翠滴”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溪水在翠绿的环境中流淌,仿佛每一滴都带着生命的活力与清新。紧接着,“水冱澄”则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清澈与宁静,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更深斜月映寒星”,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光斜照,寒星闪烁,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暗示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巉岩何代点头石,卧听高人夜读经。”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石,似乎在询问这块石头见证了哪些历史或故事。这里的“点头石”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隐喻。而“卧听高人夜读经”则直接点明了主题——高人(可能是指隐士或修行者)在夜晚诵读佛经,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智慧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与思考。
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
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
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
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
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誇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夏云山。
退朝侧帽惊时晚,近树闻香暗咏闲。
新雨贾生车喜出,旧年潘岳鬓添斑。
老惭太学无经术,空饱齑盐强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