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何尘内,随缘转性珠。
自非趋寂灭,人妄见空无。
野日山房掩,寒声雨叶枯。
昔依松柄处,抆泪一灯孤。
又向何尘内,随缘转性珠。
自非趋寂灭,人妄见空无。
野日山房掩,寒声雨叶枯。
昔依松柄处,抆泪一灯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醇所作的《过月公故庐》。诗中,诗人以一颗随缘转动的“性珠”为引,表达了对月公故居的探访和内心感受。他暗示自己并非追求彻底的寂静与超脱,而是意识到人们的观念往往容易陷入空无的幻象。在野外的山房中,日影斑驳,秋雨打在枯叶上发出寒声,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松树下的时光,那时他独自一人,面对孤灯,心中充满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二月才遇半。早庭前、老梅舒绿,落英零乱。
取次玉兰应渐放,昨岁君家曾见。
又今日、隔城来唤。
一片花光檐际白,似天池、万朵莲初绽。
直开上,凌霄干。主人倚树还三叹。
叹今宵、有花无月,□□□□。
少顷碧空飞玉兔,倍映琼花光烂。
真快意、倾杯无算。
更嘱他时频贳酒,待阑开、芍药还来看。
只可惜、年光换。
夜宿华严堂,晨探吕公洞。
悬梯喷飞雪,流泉伏螮蝀。
星流坠幽壑,俯视势若动。
僧房云作关,禅宇石为栋。
雷轰苍崖裂,雾压翠峦重。
老衲炊黄梁,停午具清供。
毋疑邯郸生,至人久无梦。
北风摧松柏,下与飞藿会。
词人厄阳九,卢生亦长逝。
桐棺不敛胫,寄殡空山寺。
蝼蚁与乌鸢,耽耽出其计。
酒家惜馀负,里社忻安食。
孤女空抱影,寡妾将收泪。
著书盈万言,一往恐失坠。
唯昔黎阳狱,弱羽困毛鸷。
幸脱雉经辰,未满鬼薪岁。
途穷百态攻,变触新语至。
词场四五侠,往往走馀锐。
大赋少见赏,小文仅易醉。
醉后骂坐归,还为室人詈。
我昔报生札,高材虚见忌。
自取造化馀,何关世途事。
呜呼卢生晚,竟无戢身地。
哭罢重吞声,皇天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