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而家直臣犯天怒,身死未寒碑已仆。
又不见而家处士承天渥,闭门水竹以自乐。
云仍妙参曾杨诀,谓余地宅谁优劣。
小烦稳作子午针,灵于己则灵于人。
君不见而家直臣犯天怒,身死未寒碑已仆。
又不见而家处士承天渥,闭门水竹以自乐。
云仍妙参曾杨诀,谓余地宅谁优劣。
小烦稳作子午针,灵于己则灵于人。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命运的人生状态。一方面,“君不见而家直臣犯天怒,身死未寒碑已仆”表达的是权贵一旦失势,其荣华富贵迅速崩塌,甚至连墓碑都可能倾倒,这反映了时事变迁、人生无常的宿命。另一方面,“又不见而家处士承天渥,闭门水竹以自乐”则写出了隐逸之人的超然物外,他们不受世俗纷争的影响,以清净自守为乐,体现了诗人对那种超脱红尘、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赞赏。
“云仍妙参曾杨诀,谓余地宅谁优劣”这两句似乎在探讨隐逸与功名之间的价值取向,询问哪种选择更为高明。最后,“小烦稳作子午针,灵于己则灵于人”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要求,希望能够像制作精细工艺品一样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使之更加纯净和敏锐。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和内在修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