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其二》
《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

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

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

草木固为尘,丑名终未已。

(0)
注释
公岂不聪明:您难道不明智吗。
嗜好乃如此:却喜好如此。
若非以私饵:如果不是出于私欲引诱。
是物安至止:这种东西怎会来到这里。
彼致者何人:送这东西的人是谁呢。
定非端洁士:肯定不是品行端正的人。
草木固为尘:即使是草木也会成为尘土。
丑名终未已:丑恶的名声永远不会终止。
翻译
您难道不明智吗,却喜好如此。
如果不是出于私欲引诱,这种东西怎会来到这里。
送这东西的人是谁呢,肯定不是品行端正的人。
即使是草木也会成为尘土,丑恶的名声永远不会终止。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画家文同的《书平泉草木记后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这两句是对平泉草木记作者的赞誉,认为他非但聪明,而且他的兴趣爱好也独具一格,不随波逐流。

“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物象不加干预、任其自然生长的态度。这里的“私饵”指的是个人私欲的滋养,“是物安至止”则意味着万物各自安于其所,到达它们存在的极限。

“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诗人问及这份淡泊明志乃至何等人物,肯定地说,那一定不是一般清高之士能有的境界。这里强调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物必有其不凡之处。

“草木固为尘,丑名终未已。”最后两句,诗人借用草木最终归于尘土的自然规律,来表达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功业难以永恒的感慨。丑名,即指污名或不好的名字,这里说“丑名终未已”,意味着即便是坏的名声,也终将随风而去,消逝于无形之中。

文同在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本质深刻的理解,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晓起柬曲江

晓起阑跚病未瘥,幽窗倦启眼婆娑。

斜风深院狂吹树,小雨湘帘冷作波。

花意引回香力细,秋思分与雁声多。

茂陵同是天涯客,可也书空唤奈何。

(0)

良乡早发

旅梦雄鸡破,肩舆纳曙光。

晓寒怜半月,新霁爱初阳。

鸟下芙蓉渚,虫吟薜荔墙。

炊烟茅屋外,秫陇间青黄。

(0)

晚过水心岩

远水浴残日,延缘信碧浔。

风萤飞不定,江鸟起还沈。

古洞穿岩腹,危峰堕水心。

仙源闻此近,好入白云深。

(0)

临邑晚眺

晚照晴开万井烟,凭高秋意满山川。

催寒砧杵连村落,截雨虹霓挂海天。

南国苍茫迷远望,西风摇落感流年。

泺源两度吟黄叶,又听犁城八月蝉。

(0)

岁暮书怀次宝意舅氏韵·其二

世家惭愧旧延陵,除却佣书百不能。

坦率科名迟宋济,粗豪湖海负陈登。

酌椒此夜招邻叟,煨芋他年问寺僧。

莫道寒窗清课少,半旬束笋近诗增。

(0)

塞下曲·其一

幕卷黄云透角声,沙移斜日上空旌。

可怜白草多情绪,偏向征魂骨里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