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卷黄云透角声,沙移斜日上空旌。
可怜白草多情绪,偏向征魂骨里生。
幕卷黄云透角声,沙移斜日上空旌。
可怜白草多情绪,偏向征魂骨里生。
这首清代董凤三的《塞下曲(其一)》描绘了一幅边塞黄昏的景象。首句"幕卷黄云透角声",通过"幕卷"和"黄云",展现出边疆战地的苍茫与压抑,而"透角声"则透露出紧张的军旅气氛。次句"沙移斜日上空旌",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旌旗在风中飘动,沙尘翻滚的动态画面,暗示着戍边将士的艰辛与坚守。
"可怜白草多情绪",诗人赋予白草以人的情感,表达对荒凉边塞中草木生命力的感慨,同时也寓言了戍卒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战争带来的哀愁。最后一句"偏向征魂骨里生",将这种情感深入到士兵的骨髓之中,形象地揭示了他们坚韧背后难以言表的痛苦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抒怀,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戍卒的深情,具有浓厚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