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念弥甚,谁如脱虏尘。
兹逢谓非汝,翻问在傍人。
测变先群虑,全生又一身。
死恩丈夫事,安肯逐降臣。
战后念弥甚,谁如脱虏尘。
兹逢谓非汝,翻问在傍人。
测变先群虑,全生又一身。
死恩丈夫事,安肯逐降臣。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逢黄改之归自辽难》表达了战后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英勇行为的赞赏。诗中,诗人感叹战后的思念之情更为深切,认为只有黄改之这样的人才能从敌境归来,摆脱了战争的尘埃。他惊讶地询问黄改之为何不在身边,暗示了对方的英勇与特殊地位。诗人称赞黄改之洞察时局变化,提前忧虑国家安危,并且在生死关头选择了保全自身,坚守大丈夫的气节,不愿像投降者那样苟且。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忠诚精神的赞美。
大孝慕终身,赤子心不失。
人为物欲移,少时浑不忆。
嗟嗟尘壒中,自朝至日昃。
惟余夜梦清,常侍亡亲侧。
依然一卷书,口授皆手泽。
此境几何年,未能忘顷刻。
寤寐恍见之,音容在咫尺。
往时青灯味,此生难再得。
纵使画能传,深恩报罔极。
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
著书逾十年,凤池曾未入。
忽捧五朵云,变体效韦陟。
同游忆鹭渚,论文共畴昔。
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
致身今省郎,回翔在禁密。
由来铨衡司,稽考近史职。
岂独藉文章,赓歌以报国。
子亦能诗人,投我累篇什。
性情本一气,我诗堪子质。
作诗如作史,即此见风力。
子诗无常师,往往有心得。
浪仙遇京兆,推敲偶相值。
公干肯升堂,澹台不至室。
诗道日趋下,竟成夤缘习。
而子独不然,品高诗自逸。
观人在忽微,我心仪有日。
以兹矢平生,当为邦司直。
看子上青云,晚成裕名实。
致君尧舜道,千秋事何极。
同学廿年余,心期应可必。
杜老称诗史,许身空契稷。
《龙筠圃吏部寄题拙诗四首,适假旋,赋此为赠》【清·刘绎】龙子具史才,善学紫阳笔。著书逾十年,凤池曾未入。忽捧五朵云,变体效韦陟。同游忆鹭渚,论文共畴昔。古今纳怀抱,早兼才学识。致身今省郎,回翔在禁密。由来铨衡司,稽考近史职。岂独藉文章,赓歌以报国。子亦能诗人,投我累篇什。性情本一气,我诗堪子质。作诗如作史,即此见风力。子诗无常师,往往有心得。浪仙遇京兆,推敲偶相值。公干肯升堂,澹台不至室。诗道日趋下,竟成夤缘习。而子独不然,品高诗自逸。观人在忽微,我心仪有日。以兹矢平生,当为邦司直。看子上青云,晚成裕名实。致君尧舜道,千秋事何极。同学廿年余,心期应可必。杜老称诗史,许身空契稷。
https://shici.929r.com/shici/hxYxHAp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