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许茂勋乌桕阁》
《许茂勋乌桕阁》全文
明 / 葛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地幽霜肃气珊珊,小阁高临树树班。

东顾不遥寒水渡,西来俱是夕阳山。

连云送客当秋杪,片月争题落酒间。

撤去四窗留半榻,尽教栖鹘看人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àoxūnjiù
míng / lóng

yōushuāngshānshānxiǎogāolínshùshùbān

dōngyáohánshuǐ西láishìyángshān

liányúnsòngdāngqiūmiǎopiànyuèzhēngluòjiǔjiān

chèchuāngliúbànjìnjiàokànrénxiá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葛一龙的《许茂勋乌桕阁》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地幽霜肃气珊珊”,以霜降后的清冷和轻微的颤抖声,渲染出环境的寂静与深秋特有的萧瑟气氛。次句“小阁高临树树班”,写乌桕阁坐落在高处,可以俯瞰到周围树木错落有致的景象,犹如一幅斑斓的秋色图。

第三句“东顾不遥寒水渡”,视线转向东方,不远处有一条寒冷的渡口,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西来俱是夕阳山”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的连绵山脉,给人以宁静而壮美的感受。这两句通过远近结合,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层次。

“连云送客当秋杪”进一步描绘了云彩仿佛在为归客送行,时间接近黄昏;“片月争题落酒间”则引入了明亮的月光,暗示着诗人在饮酒之际,与月共酌,享受孤独的惬意。最后一句“撤去四窗留半榻,尽教栖鹘看人闲”,诗人有意留下半张床榻,让栖息的鹘鸟也欣赏这份闲适,流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乌桕阁周边的秋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葛一龙
朝代:明

(1567—1640)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震甫。以读书好古致家道中落。后入资为郎,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寻谢归。有诗名,人称葛髯。
猜你喜欢

林复之求僧陈君举为写山谷与俞清老诗而和之次韵

归墨气何锐,为儒意何阑。

劝沮皆不可,要惟心所安。

何必收澄观,强欲加巾冠。

余看饮光衣,以次传阿难。

(0)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挥锄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

须臾众睹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

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

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虽非丈六黄金身,他处像设无能先。

不知何人妙陶冶,底用五色增华妍。

自兹累叶永为宝,如以衣钵更相传。

是时承平最盛际,正在景德咸平间。

画工难貌天人妙,劫风不动神光圆。

益知佛教来已远,遍满震旦尊金仙。

慈悲无量应成祷,影响若与人周旋。

耳则闻音目可观,此有妙理谁能诠。

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

顶戴天冠工莫及,中有一佛立不偏。

有孙是为乡先生,决科衣冠遂蝉联。

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

起身月卿出为郡,殿上寤主以一言。

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

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

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

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

零丁募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

木工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0)

三日不得过都泗堰

南朝何公栖禹穴,嘉遁悠然志高洁。

一朝送人都泗埭,归叹此途于此绝。

我亦何为走尘埃,数年不记几往来。

船横三日不得度,愧想高风安在哉。

(0)

题施武子所藏醉白堂记

堂名醉白尚存不,词翰辉光射两眸。

天下曾除苏氏学,禁中却有太清楼。

旧碑于世已难见,真迹惟君乃得收。

感叹不堪衰泪落,林虑山下水空流。

(0)

登蕺山

晚步蕺山上,休辞脚力穷。

八松不碍眼,万里欲乘风。

逸兴浮沧海,高歌彻太空。

羲之不可见,犹得想胸中。

(0)

游香山次王正言韵

四山过雨翠光流,境胜心閒自点头。

野鸟叫春多格磔,晚风吹鬓故飕飗。

三年几作旧山梦,一笑喜成今日游。

独叹寒泉本无意,强随机械走溪沟。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