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下观戏鱼龙,分披惇物隳岱宗。
尘沙欲枯罔象眼,酒醴难浇磊块胸。
会稽之南曰闽海,东行万里因雄风。
二儿得邑古长乐,意拟分治三山中。
门张雀罗即我室,吊影不识求羊踪。
担簦挟卷者谁氏,捉笔言诗有此公。
纷纷道旁皆苦李,辛酸交攻无复理。
入林初闻薝卜香,知味自觉醍醐美。
今时杜陵见老人,他日汤休望吾子。
我观蓬壶才一水,桐柏罗浮相对起。
赤乌衔符得宝书,青鸟拂檐来报喜。
君能无事如懒残,吾儿傥不惭张底。
天公下观戏鱼龙,分披惇物隳岱宗。
尘沙欲枯罔象眼,酒醴难浇磊块胸。
会稽之南曰闽海,东行万里因雄风。
二儿得邑古长乐,意拟分治三山中。
门张雀罗即我室,吊影不识求羊踪。
担簦挟卷者谁氏,捉笔言诗有此公。
纷纷道旁皆苦李,辛酸交攻无复理。
入林初闻薝卜香,知味自觉醍醐美。
今时杜陵见老人,他日汤休望吾子。
我观蓬壶才一水,桐柏罗浮相对起。
赤乌衔符得宝书,青鸟拂檐来报喜。
君能无事如懒残,吾儿傥不惭张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以“天公下观戏鱼龙”开篇,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宇宙观。诗人通过“分披惇物隳岱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万物的关怀。接着,“尘沙欲枯罔象眼,酒醴难浇磊块胸”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纷扰与挣扎,以及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会稽之南曰闽海,东行万里因雄风”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二儿得邑古长乐,意拟分治三山中”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与规划。然而,“门张雀罗即我室,吊影不识求羊踪”两句又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担簦挟卷者谁氏,捉笔言诗有此公”是对诗人的自我肯定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纷纷道旁皆苦李,辛酸交攻无复理”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入林初闻薝卜香,知味自觉醍醐美”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今时杜陵见老人,他日汤休望吾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后辈的期许。“我观蓬壶才一水,桐柏罗浮相对起。赤乌衔符得宝书,青鸟拂檐来报喜”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吉祥如意的期盼。“君能无事如懒残,吾儿傥不惭张底”则是对闲适生活与家庭教育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