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
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
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
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
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
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
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
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
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
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泛舟湖上的悠闲心境。开头“太湖何潋滟,岁晏亦自好”以太湖的广阔与宁静开篇,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接着“长风西南吹,天水共皓皓”描绘了风起时湖面与天空的交融,一片洁白明亮的景象。
“遥峰七十二,恍恍红云岛”则通过想象中的七十二座山峰和红云岛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洞天在空濛,流水隔烦恼”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心灵纯净生活的向往。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至今白石床,风云为持保”这一段通过传说中的绿毛翁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憧憬。
“闻兹生古心,携舻事幽讨”表明诗人被这种古朴而深邃的美所触动,决定亲自探索这片水域的奥秘。接下来“良朋既同调,远客亦倾倒”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泛舟湖上的欢乐场景,以及远方客人的赞赏之情。
“鼓桡乘鼋鼍,凌波撷蘋藻”生动地展现了划船、捕捞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归循去时路,木尽乾坤老”则以归途的景象收尾,寓意着人生的旅程终将结束,但心中的美好回忆将永远留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洪波鼓溟壑,浩浩包神奸。
安知五浊海,平地即九渊。
此老独安住,萧然五湖天。
勿言一叶舟,中有宇宙宽。
我昔初吏隐,掌中视包山。
垂丝月明夜,独立无往还。
当年夹山人,付此八尺竿。
安知翻澜口,终日本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