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西溪僧壁·其三》
《书西溪僧壁·其三》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悠悠身世客心惊,十宿西溪梦未曾。

笑把新诗留日月,碧纱黄垩听山僧。

(0)
翻译
长久漂泊的生活让人心生惊悸,
在西溪住了十夜,梦境中都没有离开过。
注释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广大。
客心:旅人的心情,指漂泊异乡的心境。
惊:惊讶,震惊。
十宿:住了十夜,表示时间之长。
西溪: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有诗意的溪流边的住所。
梦未曾:从未从梦中离开,暗示对这个地方的深深怀念。
笑把:笑着写下。
新诗:新的诗篇。
留日月:让诗歌流传于时光之中。
碧纱:绿色的纱帐,可能指代寺庙的窗户或僧人的居所。
黄垩:黄色的泥土,可能是寺庙墙壁的颜色,也象征朴素。
听山僧:聆听山中的僧人诵经或讲述佛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书西溪僧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

“悠悠身世客心惊”,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尘世纷争,内心既有惊讶也有解脱之感。"十宿西溪梦未曾"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山谷中僧人的生活充满向往,但又似乎隔了一层距离,如同还未能触及的梦境。

“笑把新诗留日月”,诗人以轻松自如的心情,在自然界中留下自己的诗篇,仿佛将这些美好的时光和文字一起封存。"碧纱黄垩听山僧"则描绘了一幅山谷幽深、僧侣在此吟唱的景象,碧绿的竹帘和黄色的土墙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而诗人似乎也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鹤鸣亭绝句四首·其三

旧时秋水醉吟者,且作西山病叟呼。

可惜黄花逢令节,樽中酒燥笔头枯。

(0)

止酒

渊明爱酒得之天,岁晚还吟止酒篇。

日醉得非促龄具,只今病渴已三年。

(0)

维摩诘一首

杯杓何人执其咎,胁胁卑卑十年臭。

邂逅琼枝解渴心,京洛岂尝开豆蔻。

博山沈水烧春昼,采英撷萼春风手。

九回虿卷纡馀秀,尺六仙围楚宫瘦。

痴狂无限热肝脾,盛诧樱桃比垂柳。

槁木寒灰不二门,禅功道力何妍陋。

(0)

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

铿鈜正始音,严密萃英耆。

上仁体勋华,四方致雍熙。

文赋鸣升平,声誉艺林驰。

心口烂锦绣,欬唾皆珠玑。

韬涵白圭玷,挥洒清风词。

兴寄扩无穷,标望擅一时。

圣主逢嘉祐,两府皆龙夔。

岂应献纳际,造次差毫釐。

百尔贤佞评,卓绝公是非。

独无许郭术,人实不易窥。

东阿昭明懵,贝锦尤疏纰。

犹子后来杰,元祐参丞疑。

蝉联袭簪橐,孙侄声华飞。

妇韩外曾裔,稚子甥曰弥。

抚编可胜叹,缀缉刻棠梨。

定评杨谢公,遗芳六一碑。

(0)

何武翼挽词

横槊褫神佩,追随井钺军。

周旋圉徼最,首虏驿书闻。

斡榷承心计,污邪续力耘。

门庐必高大,训子扩儒文。

(0)

题三游洞石壁

昔年有迁客,携手醉嵌岩。

去我岁已百,游人忽复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