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铸宝鼎,炼作九还丹。
服食寿长生,长生千万年。
白日跨飞龙,宸游上九天。
如何鼎湖路,一去无时还。
君子贵返终,仙术谅非难。
方士费论说,彼心讵能安。
秦皇与汉武,黄土高巑岏。
采铜铸宝鼎,炼作九还丹。
服食寿长生,长生千万年。
白日跨飞龙,宸游上九天。
如何鼎湖路,一去无时还。
君子贵返终,仙术谅非难。
方士费论说,彼心讵能安。
秦皇与汉武,黄土高巑岏。
这首诗《飞龙引》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寓言手法,探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以及对神仙术的反思。
首句“采铜铸宝鼎,炼作九还丹”描绘了古代炼丹师在追求长生不老之路上的艰辛努力,他们采集珍贵材料,精心制作成可以延缓衰老的丹药。接着,“服食寿长生,长生千万年”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和不可实现性。
“白日跨飞龙,宸游上九天”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主人公在白日里骑着飞龙,遨游于九重天之上,象征着对超越凡尘、达到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如何鼎湖路,一去无时还”则揭示了通往长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一旦踏上,便可能永远无法回头。
“君子贵返终,仙术谅非难”表达了对真正智慧和道德价值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幸福和长寿并非通过外在的法术或物质追求所能获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完善。“方士费论说,彼心讵能安”则讽刺了那些沉迷于追求外在长生之术的人,他们的内心并未真正得到安宁和满足。
最后,“秦皇与汉武,黄土高巑岏”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帝王为例,指出即便是权力和财富的拥有者,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们的功绩最终也化为黄土,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对生命本质、追求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尔自何方至,丹青手自携。
身游三辅北,家在七闽西。
廓落心俱远,逍遥物共齐。
朱门慵削牍,丹壑惯扶藜。
笠小披山雾,鞋穿踏雪泥。
隐囊双管玉,大布一袍绨。
班氏书堪借,扬亭酒欲赍。
愁惟歌九咏,力肯破群迷。
揖客将军贵,工诗处士题。
不嫌盘苜蓿,频约过禅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