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龙引》
《飞龙引》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古风

采铜铸宝鼎,炼作九还丹。

服食寿长生,长生千万年。

白日跨飞龙,宸游上九天。

如何鼎湖路,一去无时还。

君子贵返终,仙术谅非难。

方士费论说,彼心讵能安。

秦皇与汉武,黄土高巑岏。

(0)
鉴赏

这首诗《飞龙引》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寓言手法,探讨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以及对神仙术的反思。

首句“采铜铸宝鼎,炼作九还丹”描绘了古代炼丹师在追求长生不老之路上的艰辛努力,他们采集珍贵材料,精心制作成可以延缓衰老的丹药。接着,“服食寿长生,长生千万年”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虚幻和不可实现性。

“白日跨飞龙,宸游上九天”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主人公在白日里骑着飞龙,遨游于九重天之上,象征着对超越凡尘、达到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如何鼎湖路,一去无时还”则揭示了通往长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一旦踏上,便可能永远无法回头。

“君子贵返终,仙术谅非难”表达了对真正智慧和道德价值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幸福和长寿并非通过外在的法术或物质追求所能获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道德的完善。“方士费论说,彼心讵能安”则讽刺了那些沉迷于追求外在长生之术的人,他们的内心并未真正得到安宁和满足。

最后,“秦皇与汉武,黄土高巑岏”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帝王为例,指出即便是权力和财富的拥有者,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他们的功绩最终也化为黄土,强调了生命的有限性和追求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对生命本质、追求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除夕立春朝回纪事时辽东大捷

鸣佩从容出禁闱,六花犹满侍臣衣。

腊前彩胜沾春色,云里青旂照曙辉。

太史秦中迎气入,将军辽左捷书飞。

甄家博士空相笑,为恋清时尚未归。

(0)

送钱侍御汝瞻按山东

玉节霜飞枫叶丹,东方千骑出长安。

岳分梁父封犹在,海入琅琊气更寒。

问俗客能章甫颂,爰书人识惠文冠。

齐州十二君凭轼,何限嵎夷向日看。

(0)

送吴进士汝南司理衡州

南衡名岳逼中台,郡倚朱陵玉作台。

三尺霜飞携剑去,五车云护载书来。

尊前江暖花先发,楼上春深雁已回。

岂但邺都推季重,琐闱谁不羡君才。

(0)

九日广济寺同黎惟敬顾汝修郑伯良顾汝和李于美邵长孺张元易登藏经阁得头字

赐萸同得帝城游,佛阁凭看尽蓟丘。

鳷鹊自临平乐左,芙蓉犹在曲江头。

群公皂帽寻僧日,三载黄花对客秋。

只为清时终可恋,白云何处不沧洲。

(0)

正月四夜雪霁自海子骑还显恩寺用明月照积雪为韵五首·其一

银海花边过,瑶林镜里明。

高楼吹玉笛,半是陇头声。

(0)

黄山人孔昭见过

尔自何方至,丹青手自携。

身游三辅北,家在七闽西。

廓落心俱远,逍遥物共齐。

朱门慵削牍,丹壑惯扶藜。

笠小披山雾,鞋穿踏雪泥。

隐囊双管玉,大布一袍绨。

班氏书堪借,扬亭酒欲赍。

愁惟歌九咏,力肯破群迷。

揖客将军贵,工诗处士题。

不嫌盘苜蓿,频约过禅栖。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