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岂不好,筑楼俨如城。
荷戈归洞房,妆台夺僧营。
夜深辟佩环,那有钟磬声。
乃叹善战者,于此非无情。
闭山念初祖,塔前翠纵横。
一壑不能专,翻遭竖子轻。
强聒厌得失,未抵风松清。
狎主木乘兴,弗用坚齐盟。
溪山岂不好,筑楼俨如城。
荷戈归洞房,妆台夺僧营。
夜深辟佩环,那有钟磬声。
乃叹善战者,于此非无情。
闭山念初祖,塔前翠纵横。
一壑不能专,翻遭竖子轻。
强聒厌得失,未抵风松清。
狎主木乘兴,弗用坚齐盟。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禅寺的画面,诗人李宣龚通过妙高台上的通云禅师塔,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溪山岂不好”,赞美了自然山水之美,然而接下来的“筑楼俨如城”则暗示出禅寺规整严谨的氛围。
“荷戈归洞房,妆台夺僧营”运用了比喻,将禅师的居室比作洞房,暗示其修行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而“妆台”竟胜过僧众的日常营生,体现了禅师内心的清净和禅修的影响力。“夜深辟佩环,那有钟磬声”进一步渲染了禅寺的寂静,夜晚只有轻轻的佩环声,没有传统的佛寺钟磬声,反映出禅修者的内心平静。
诗人接着感慨“乃叹善战者,于此非无情”,认为真正的勇者并非无情之人,而是能在此静谧中找到情感的深度和内在的力量。“闭山念初祖,塔前翠纵横”描绘了禅师对初祖的缅怀,以及山林间的翠色环绕,增添了禅意的深远。
“一壑不能专,翻遭竖子轻”表达了诗人对禅修者在世俗眼光中的误解,即使身处幽深山谷,仍可能被轻视。“强聒厌得失,未抵风松清”强调了禅修者不执着于外在得失,反而追求内心的清静,超过了风中松树的淡泊。
最后,“狎主木乘兴,弗用坚齐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随性自在、不拘泥于形式的赞赏,他们能顺应自然,无需世俗的约束,自在修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寺为背景,寓言式地展现了禅修者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沈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