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中秋夜晚景象。开篇"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以气势磅磅的笔触展现了月亮在云层间穿行时的神秘美,仿佛一位雨师在调节着天空中水汽与清澈的玉盘。"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欣赏。
随后"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描绘了月亮如何以其强大的光芒穿透星辰,让整个宇宙都笼罩在它清冷的光辉之中。"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则表现了诗人对夜色渐深、云层随着月亮的推移而变幻,以及大地上空旷广阔的一种感受。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中,熠耀指的是月亮的光芒,而蟾蜍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月神,这里可能是在探讨月亮不再明亮,或许是诗人对传说中月神蟾蜍食月之谜的感慨。"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描绘了月光下树木投影和天空中云层变幻的奇景。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乾"则是对自然界在夜晚的静谧与寒冷的刻画,其中水魄形容了水面的宁静,而霜辉则表现了月光下露水结冰后的景象。最后"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表达了诗人对这静谧而又壮观夜晚景色的沉醉,以及人们在这样的夜晚抬头向上凝望的共同情感。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中秋之夜月亮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