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丑人日敬寄京师呈家大人作此诗时年十二岁·其二》
《丁丑人日敬寄京师呈家大人作此诗时年十二岁·其二》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去岁征鞍卸洛瀍,隔趋庭日祇经年。

于今又谒金门道,喜未遥临玉塞边。

绿萼香应逢稷下,白华思亦发花前。

神京春颇如秋冷,迟罢熏笼缓脱绵。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在十二岁时所作,名为《丁丑人日敬寄京师呈家大人》(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京城环境的感受。

首联“去岁征鞍卸洛瀍,隔趋庭日祇经年”,描绘了去年远离家乡,踏上征途的情景,与家人相隔,一年未曾相见。这里运用了“征鞍”、“洛瀍”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家远行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于今又谒金门道,喜未遥临玉塞边”,转而表达诗人如今再次踏上前往京城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距离家乡并不遥远。这里的“金门道”和“玉塞边”分别指代通往京城的路途和京城的边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与接近感。

颈联“绿萼香应逢稷下,白华思亦发花前”,进一步描绘了京城的景象。诗人想象着在稷下(稷下学宫,古代学术交流的场所)遇到绿萼香,而在花前则有白华(白花)的思念。这两句通过植物的香气和花的象征,营造出一种文雅、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神京春颇如秋冷,迟罢熏笼缓脱绵”,则是对京城春天气候的描述。诗人认为京城的春天似乎比秋天还要寒冷,这可能是因为京城的气候特点或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感受。同时,“迟罢熏笼缓脱绵”这一细节,暗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知识、学问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怀旧之情又充满希望与憧憬的世界。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示化士

临济家常添钵游,知音才见不轻酬。
掩门归去陈嘉馔,直至而今饱未休。

(0)

不显名大檀越请偈

若能转物即如来,粪扫堆头正眼开。
随顺众生颠倒见,庶几随处显灵台。

(0)

送日本国觉阿金庆二禅人游天台

杀人放火大慈悲,禅教俱非道莫齐。
平地一声师子吼,释迦弥勒竖降旗。

(0)

次陈秘书韵

保福当年闲借问,鹅湖骤步入僧堂。
定盘星上无深意,莫认钩头些子香。

(0)

瞎堂三句

瞎堂一句分三句,纯钢打就生铁铸。
半夜乌龟脱壳飞,星罗云散无寻下。

(0)

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子湖有狗取人头,大笑长歌出画楼。
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