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宴神仙宅。坐苍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
海上荔支枝头杏,玉斗香斟云液。
爱雪藕、冰盘清洁。
卜筑山房成大隐,羡主人、潇洒能留客。
尽一日,花间酌。地偏心远无尘迹。
倒清樽、群贤咸集,骋怀游目。
西下夕阳云乍起,一霎电雷交作。
风过处、新凉如沐。
雨后沿阶芳草色,映冰绡雾縠衣裳碧。
归未晚,不须烛。
小宴神仙宅。坐苍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
海上荔支枝头杏,玉斗香斟云液。
爱雪藕、冰盘清洁。
卜筑山房成大隐,羡主人、潇洒能留客。
尽一日,花间酌。地偏心远无尘迹。
倒清樽、群贤咸集,骋怀游目。
西下夕阳云乍起,一霎电雷交作。
风过处、新凉如沐。
雨后沿阶芳草色,映冰绡雾縠衣裳碧。
归未晚,不须烛。
这首《贺新凉·夏日余季瑛招饮绿净山房作》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的作品,描绘了夏日午后在绿净山房与友人欢聚的情景。
首先,“小宴神仙宅”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宴会地点比作神仙居住之所,暗示环境的清幽雅致。接着,“坐苍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几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展现了宴会场所的布局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回廊曲折,高大的槐树如同华盖,为宴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海上荔支枝头杏,玉斗香斟云液”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荔枝、杏子、玉斗(酒器)等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食佳酿,更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精心款待与高雅品味。“爱雪藕、冰盘清洁”则进一步强调了宴席的精致与卫生,体现了主人对细节的注重。
“卜筑山房成大隐,羡主人、潇洒能留客”表达了对主人生活情趣的赞赏,以及对山房作为避世之所的向往。“尽一日,花间酌”则描绘了宴会的持续时间与氛围,宾客们在花丛中饮酒畅谈,享受着悠闲自在的时光。
“地偏心远无尘迹”一句,点明了绿净山房远离尘嚣的独特地理位置,强调了这里是一个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倒清樽、群贤咸集,骋怀游目”则描绘了宾主之间交流的场景,群贤汇聚,畅所欲言,视野开阔,心情愉悦。
“西下夕阳云乍起,一霎电雷交作”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宴会气氛的高潮,同时也预示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即将结束。“风过处、新凉如沐”则描绘了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仿佛洗去了身心的疲惫。“雨后沿阶芳草色,映冰绡雾縠衣裳碧”则是对雨后景色的赞美,绿草如茵,衣裳映衬着碧绿的雾气,充满了生机与美感。
最后,“归未晚,不须烛”表达了宴会虽已接近尾声,但宾客们仍不愿离去,主人也不急于点灯送客,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在绿净山房与友人欢聚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主人的高雅品味、深邃情感以及与宾客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作品。
赤日裂石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扁舟乘长风,倏忽遍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
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舜禹曾何与,羲农实强名。
含灵徒叶赞,造物始无情。
阊阖非烟澹,觚棱晓气清。
葳蕤大衢隘,殷辚外朝盈。
鲜旭分衣绘,薰风拂佩琼。
华颠方内集,殊俗海隅倾。
棨戟金闺奥,囊书赭案横。
敷言齐列位,稽首从群卿。
不报乾坤施,难图日月明。
仁心由性得,治体与时行。
金石皆中款,丹青岂外荣。
功归元首重,泽及草茅轻。
业业冲虚意,区区爱戴诚。
何为犹让德,不以慰怀生。
退复歌天保,期于采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