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
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
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
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
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
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
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欢庆新春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和喜悦。
"逢腊欣酬吟咏才,已知春色向人来。" 这两句表达了在腊月(农历最后一个月)时诗人的心情,如同酬酢(古代饮酒作乐的方式)般地沉浸于对新春佳节的憧憬之中,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春天气息。
"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 这两句则通过描绘物象来渲染氛围,银罉(古代酒具)中的佳酿如同恩赐一般流淌,百药(可能指百果或各种美味)散发出的香气随着精致的钿合(鎏金的器皿)打开而弥漫,这些物象都给人以新鲜、洁净之感。
"梁苑辞臣堪赋雪,寿阳公主好妆梅。" 这两句中,“梁苑辞臣”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或诗人的自称,而“堪赋雪”则表明诗人对雪景的吟咏;“寿阳公主好妆梅”则描写了一位公主对装饰自己以迎接新春所表现出的热爱。
"更怜罢猎归侵夜,重对歌筵红烛台。"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一场狩猎活动在夜幕降临时的惆怅之情,以及重新围坐于歌筵旁边,点燃红烛,继续欢庆的情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春节气的渴望和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舟城之南,橙橘半青黄。
时节岂不好,胡为辞故乡。
亲朋送我行,殷勤馈壶觞。
我欲与之饮,舟去留靡遑。
僮仆别我归,黯然颜色伤。
问我何时还,田园又成荒。
我心愧其言,老矣身皇皇。
五载走三州,道路险且长。
屡请方得祠,暂归又怀章。
挈家入南闽,儿女不尽将。
馀生疾病多,满镜须髯苍。
到官即有乞,行将返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