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佥宪包好问服阕之京》
《送佥宪包好问服阕之京》全文
明 / 林廷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三年血泪移风俗,百岁功名岂为家。

话别芙蓉花外雨,梦随沧海日边槎。

知心不谓交深浅,处世谁论调正哇。

传语西台旧同辈,洞源犹未变桑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廷选所作的《送佥宪包好问服阕之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包好问服丧期满回京的深厚情感与感慨。

首联“三年血泪移风俗,百岁功名岂为家。”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包好问在三年服丧期间,内心承受的巨大悲痛,这悲痛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动了周围风俗的变化。接着,诗人提出疑问:百年的功名成就,难道只是为了一个家庭吗?这里暗含着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颔联“话别芙蓉花外雨,梦随沧海日边槎。”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离别的凄美。在芙蓉花盛开的雨天,两人依依惜别;而梦中,包好问仿佛乘着木筏,随着大海的日出远行,象征着未来的未知与希望。

颈联“知心不谓交深浅,处世谁论调正哇。”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刻,不论交往的深浅,真正的知己是无需言语来证明的。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处世之道,认为不应过于计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正直与真诚。

尾联“传语西台旧同辈,洞源犹未变桑麻。”诗人向包好问的旧友传达了祝福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坚守初心,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心中的理想与信念(此处的“洞源”可能指内心的深处)不应改变,就像家乡的桑麻一样,永远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林廷选
朝代:明

( 1450—1526)明福建长乐人,初姓樊,字舜举。成化十七年进士。授苏州府推官,擢御史。正德中,由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地方。九年,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致仕。
猜你喜欢

过金鱼池·其一

暮春偕道侣,春服试初成。

经雨林花色,衔泥水燕情。

野风吹面暖,岚气傍衣生。

浴咏思前哲,遥遥结远盟。

(0)

宿僧舍

访衲过精舍,身轻翠蔼中。

云根泉吐月,松顶鹤翔风。

欹枕浑无寐,清心闻夜钟。

悄然思古德,垂老半归空。

(0)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其一雅集图

通籍客京华,身显心仍寂。

耽吟聚名流,溪山亦生色。

春秋佳日多,尊酒谋良觌。

倚树听新声,涉露采芳泽。

振笔发高吟,奇情透金石。

欣赏倾众情,欢饮忘形迹。

日落各言旋,相思复相觅。

(0)

易犬子

延昌宫中国祚短,神龙堕地化作犬。

杨婆咒祷空纷纷,宁知金翅衔王孙。

王孙忆翁须好作,翁死旬时还奏乐。

花枝袅袅春绵绵,杨郎宫中恣醉眠。

狐裘锦衣左右直,徐郎殿前躬画敕。

宁失官家朝,莫犯周侯刀。

宁违至尊训,莫拒舍人命。

禁中刀敕空纵横,国运讵识归宣城。

尚书不言侍中走,举朝尽醉吴兴酒。

(0)

留降款

一千义军守陴哭。城中天子亦食粥。

谁欤守者索都督。长安城阙生蒿莱。

长安城门不肯开。车骑来,万户来。

(0)

某人枉顾

龙首寒森二月馀,客星忽照野人居。

情高铁岭千寻雪,喜接兰江万里鱼。

老眼惯从愁里倦,壮心聊向酒边除。

向平已负当年约,五岳诗成好寄余。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