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
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
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
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
这首清代诗人席佩兰的《闻砧》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妇的画面。首句"今夕是何夕"以疑问开篇,引发读者对时间与情境的思考,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敏感。"凉风动远砧"通过秋风中远处传来的砧声,勾勒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砧声象征着妇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进一步表达了思妇的心境,砧声不仅打断了她的梦境,也似乎将她客居他乡的愁绪敲得支离破碎。"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砧声的韵律仿佛带着秋霜的寒意,又催促着黎明的到来,加重了思妇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揭示了思妇的内心世界,即使身处深闺,看似安稳,但她仍因孤枕难眠而抱怨,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对团圆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砧声为线索,细腻地刻画了思妇的离愁别绪,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