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指我悟荣生,买得衡山十里青。
却许野禽栖竹径,不教凡客扣柴扃。
横琴独坐泉围石,倚棹长吟月满汀。
珍重零陵旧知己,菱花时把照星星。
庄周指我悟荣生,买得衡山十里青。
却许野禽栖竹径,不教凡客扣柴扃。
横琴独坐泉围石,倚棹长吟月满汀。
珍重零陵旧知己,菱花时把照星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画卷。诗人廖匡图以“庄周指我悟荣生”开篇,借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接着,“买得衡山十里青”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购得衡山之景,得以亲近自然的美好情境。
“却许野禽栖竹径,不教凡客扣柴扃”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和尊重。诗人不仅允许野鸟栖息于竹径之上,还拒绝了普通访客的打扰,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横琴独坐泉围石,倚棹长吟月满汀”描绘了诗人独自弹琴、吟诗的场景,周围是环绕着泉水的石头,月光洒满河岸,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珍重零陵旧知己,菱花时把照星星”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在孤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菱花作为镜子的象征,寓意着诗人通过自我反思,照亮内心深处的星辰,寻求精神上的光明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享受孤独而又不乏友情的隐逸生活态度,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德积固有源,吉卜可无地。
要知青囊术,讵尽黄壤计。
翁族鼎七闽,籍甚月旦议。
五车闻善训,三迁见深意。
父子兄弟间,接武广寒桂。
世方慕朱紫,此道非我贵。
而今二阮贤,风雅果未坠。
婆娑竹林下,颇用文章戏。
诸郎赤凤麟,唾手可高位。
惟松岁寒质,似抱君子器。
伟此无情物,胡然效斯瑞。
天人理则悬,声闻在交际。
我行几千里,岁晚飘零至。
升亭整素冠,敬仰动长喟。
冢木助芊芊,前山益佳气。
故老相传白泽湖,旌阳一濯洁难污。
只今尚见荷花在,未识神仙更有无。
晚来轻拂,游云尽卷,霁色寒相射。
银潢半掩,秋毫欲数,分明不夜。
玉琯传声,羽衣催舞,此欢难借。
凛清辉,但觉圆光照影,冰壶莹、真无价。
闻道水晶宫殿,惠炉薰、珠帘高挂。
琼枝半倚,瑶觞更劝,莺娇燕姹。
目断魂飞,翠萦红绕,空吟小砑。
想归来醉里,鸾篦凤朵,倩何人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