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
《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弱冠诗名动九州,纫兰餐菊旧风流。

何期绝塞千山外,幸有清樽十日留。

独漉泥深苍隼没,五羊天远白云秋。

谁怜函谷东来后,班马萧萧一敝裘。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名为《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屈山大的人物从关中地区来到此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行旅之艰辛与心境的变化。

首联“弱冠诗名动九州,纫兰餐菊旧风流”,开篇即以“弱冠”点明屈山大年轻有为,以“诗名动九州”展现其文采斐然,继而以“纫兰餐菊”这一典故,暗示其高洁的品格和对传统风流的继承。

颔联“何期绝塞千山外,幸有清樽十日留”,转折处,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屈山大行程中的意外与惊喜——在遥远的边塞之地,竟然有幸遇到了友人,得以共饮清酒,度过十日时光,这无疑为旅途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慰藉。

颈联“独漉泥深苍隼没,五羊天远白云秋”,进一步描绘了屈山大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他独自穿越泥泞,甚至迷失于苍茫之中,但即便如此,他的坚韧与不屈依然如白云般高远,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尾联“谁怜函谷东来后,班马萧萧一敝裘”,最后,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山大旅途辛劳的同情与敬意。在经历了函谷关的东来之后,他依旧保持着班马般的萧瑟与朴素,穿着破旧的衣裳,这份坚持与淡泊,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屈山大旅途经历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品质的高尚与坚韧,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顾炎武作为一位思想家兼文学家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送邵宪副提学江西得冰字

有美儒林秀,无惭国士称。

文章明藻火,意气俯丘陵。

山雾曾藏豹,天风忽徙鹏。

敕从中秘出,官就外台升。

正学推胡瑗,诸儒慕李膺。

独持风采峻,会睹誉髦兴。

雨共芳尊歇,云兼别思凝。

炎威方熇熇,珍重玉壶冰。

(0)

大司寇林见素先生朝见之日余适出京承见示谒武夷精舍宿武夷自寿诗凡四首依韵奉答·其一

高人何适莫,消息与时行。

岫暖云还出,溪春水自生。

棹歌经夕远,驿路到燕平。

无忝师门处,心如九曲清。

(0)

同允恕弟游金鱼别业次韵·其二

犹存乐水心,轩槛喜平临。

高树鸣天籁,轻云结午阴。

地偏幽事足,江迥远书沉。

疏拙终何补,沧洲兴转深。

(0)

送沈四舅

花外莺啼三两声,坐中有客不胜情。

纵令花落春光老,犹向垂杨树底行。

(0)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二

圉圉洋洋乐有馀,谁言我独不知鱼。

纵教九岛回千里,那比江湖得自如。

(0)

重九前一日同王地官德华过袁太守山庄

匹马来游五柳庄,主人浑不似柴桑。

指天论事知多愤,击钵催诗觉太忙。

丹药未成留宿火,菊花将发待重阳。

醉中激烈歌声起,不放行云过短墙。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