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外莺啼三两声,坐中有客不胜情。
纵令花落春光老,犹向垂杨树底行。
花外莺啼三两声,坐中有客不胜情。
纵令花落春光老,犹向垂杨树底行。
这首明代吴俨的《送沈四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际的哀愁与不舍。首句“花外莺啼三两声”,以莺啼之声衬托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这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离别的哀伤。次句“坐中有客不胜情”,直接点明了在座之人因离别而难以自抑的情感波动,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跃然纸上。后两句“纵令花落春光老,犹向垂杨树底行”,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春天逝去,繁华不再,但心中的那份情感,那份对沈四舅的依恋与不舍,依然如同那不畏风雨的垂杨树,坚韧而执着地生长着。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化工着意作幽花,疑是来从阿母家。
寂寞沙村烟雨里,如看竹外一枝斜。
溪流触石转轻雷,境静身闲万虑灰。
西崦还寺青烟外,时听钟声度壑来。
山秀江清号浙西,气钟贤哲诞生时。
商朝月正垂三统,尧殿蓂荄见七枝。
此景聚冰藏北陆,有人眉寿等南箕。
教条宰邑郊驯雉,导引支床室有龟。
五百间闻乔岳降,八千遐历大椿期。
书生愿效封人祝,为捧黄金一屈卮。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